晨雾中的曲靖,犹如梦中的城市
今天,我们要说说一个神奇的逆袭,以往并不被看好的曲靖旅游突然强势崛起。
年,全国旅游水平相当惨淡,同比疫情前的年,旅游总人次、旅游总消费,下降一半还要多。
但云南旅游表现相当出色,上半年共接待游客3.5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分别恢复至年同期的89.8%和75.5%,算上火爆的暑期,恐怕已经相当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有人感叹,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地重现昔日游人如织、一房难求的景象。
谁能想到,真正的赢家竟是曲靖,上半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8.8%,力压大理;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1.4%,力压红河、丽江,跻身全省前三!
南中首府五百年,为什么名声不大?
前些年,有人在网上提问:曲靖在云南也曾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年时间,为什么文化、历史及相关旅游业在省内名声不大?
有人说,曲靖没有大的河流经过,没有大的湖泊,没有显赫的风景名胜,虽然有山有水也有人,可是山水人却都不算突出……
还有人说,曲靖就跟南宁差不多,都是一个有历史没文物的地方。
当然以上说法都不太对,属于对曲靖的认知不够全面,不过旅游业是曲靖的短板,众所周知。
曲靖宣威尼珠河大峡谷
曲靖经济增速猛。过去十年,从两位数下滑至仅为4%,此后触底反弹一路上扬,如今连续3年领跑全省。
农业强。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粮食、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生猪和肉牛存栏、出栏及肉产量常年居云南省第一。
工业强。年至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3%,年首次突破亿元。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1%。
产业强。世界光伏之都、全国重要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有机硅新材料等等,这些风口产业在曲靖发展得风生水起。
但旅游,真心说不上强。长期以来,外来消费少,人气低下,第三产业乏力,一直是曲靖的弱项。
毕竟自年煤炭出现严重产能过剩,“一煤独大”的曲靖为了走出经济低谷,主要精力投入于转型升级大突围,不太顾得上旅游业。
年,云南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大关的鼎盛之年,昆明旅游总收入接近三千亿,丽江、大理、红河均在千亿左右,西双版纳八百多亿,曲靖以五百多亿排在全省第八,存在感不高。
同年,云南启动建设的大滇西旅游环线,让未被纳入的曲靖、昭通、文山脱离了云南旅游发展的主体工程。
昆楚大丽,这条世界级旅游黄金线路,朝着与曲靖相反的方向延伸……
对于赶超大理、丽江,曲靖旅游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曲靖大多数景区规模较小,集聚度低,曲靖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大项目支撑,真正的“拳头”旅游产品还未形成。
虽然谈不上“地狱开局”,至少也是困难模式,那么,曲靖旅游到底是怎么崛起的?
曲靖罗平是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年全县接待游客.08万人次,全县旅游综合收入61.2亿元图为金鸡峰林摄影/郑永胜
人文底蕴深厚,为什么知道的人不多
我们先说结论。
曲靖旅游的崛起,验证了一个发展逻辑——经历过工业化洗礼的第三产业才是真正的第三产业。
云南乃至国内的不少旅游大市,知名度非常高,旅游服务业非常发达,旅游收入也很高,但经济仍然比较落后,远谈不上经济强市。
这就是因为它们普遍由农业县市直接过渡到旅游城市,省略了工业化过程,缺乏原始积累和经济底蕴。
作为全省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经济体,曲靖的经济底蕴不用赘述,我们从旅游发展的基础,人文底蕴说起。
曲靖水边村庄
曲靖并不是没有显赫的风景名胜,由于强省会,曲靖被“削弱”了——原属于曲靖所辖的石林、宜良等四个县划给了昆明,如今,石林风景区、宜良九乡溶洞都是云南王牌景点之一,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
作为“珠江源头、天成花海”,曲靖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淳朴的千年古郡,有多年的建制史、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以爨、堂狼、铜商等为主的特色文化,从来不缺乏传奇——
曲靖是原始脊椎动物古鱼类的发源地,人类活动最早的地方,被中国科学院誉为“鱼的故乡”“化石圣地”。
爨氏一族在年前“上承古滇,下启南诏”,留下了“独步南境,卓尔不群”的美名;《爨宝子碑》被康有为称为“神品第一”,国务院年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皆在其中;国家领导人考察曲靖时对爨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爨文化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爨体书法是可以走遍全国的”。
这里,曾经是万里京运第一站,来往铜商络绎不绝,“铜都”美誉自明清广为流传,留下了世界最大的古钱币“嘉靖通宝”。
这里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多处古香古色的会馆、寺庙等古建筑群是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相互融会贯通的缩影。
会泽古城
这里的民间传说令人神往——曲靖老城是明代地理学家、建筑家、勘舆家汪湛海仿照西安古城设计的,其图纸后来又用于建造澳门,所以,民间流传澳门与曲靖是一对姊妹城。
这里的历史名人,从蜀汉御史中丞孟获、“恩威著于南土”的爨氏雄杰到贵州左布政使朱家民、两淮盐运使杨本昌、“三迤(云南)名医,皆出其门”的陈子贞,再到唐继尧、赵樾等等,历朝历代,层出不穷。
“边疆的内地”,不同凡响
一段看来不够,再说一段。
这里是珠江的发源地,有着“一水滴三江,一脉隔双盘”的奇美景观,是三大江中唯一可以徒步抵达的大江源头。
这里山川、江河、湖泊、湿地、溶洞、高山草场等自然形态一应俱全,形成了“长线串珠”的生态美景长廊。
这里居住着彝族、苗族、壮族、水族、布依族等7个世居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千姿百态的民族节日活动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大海草山
这里有国家4A级景区11个,3A级景区8个。这里的大海草山,绵延20万亩,既有内蒙古大草原的神韵,又具有西藏高原的气势;世界最大的自然花园(罗平万亩油菜花海),中国最美瀑布群(九龙瀑布群),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令人目眩神迷;宣威火腿、沾益辣子鸡、马龙野生菌等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这里还是一个天然的养生馆。
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这里森林蓄积量达万立方米,很多景区负氧离子含量在1万个每立方厘米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这里舒适的海拔造就了舒适的气温,年平均气温14.3度(其中夏季平均气温19.6度,冬季平均气温7.8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疗养的圣地,避暑的天堂。
曲靖金麟湾爱情小镇
这里地热资源丰富、温泉众多,水质多为碳酸泉、硫磺泉,常年水温在52-54度,一年四季都能够享受泡温泉的乐趣。
这里宜康宜养、活力迸发,体育场馆在整个西部地区都属于先进行列,会泽大海草山、马龙天辅云泉小镇、罗平花海马拉松赛道等绝佳的高原体育训练和户外运动基地,驰名四方。
补充几句,中原文化入滇,从地缘上,曲靖是必经通道。曲靖处在对内地开放的前沿,又是内地进入云南的门户,既是交通的枢纽和咽喉,又是开发最早的区域。
因此,风貌上比较贴近中原,有“边疆的内地”之称,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以滇西为代表形成的关于“传说中的云南”的固有印象并不相同。
曲靖胜境关是元明清时代古人由黔入滇的第一个关隘,被称为“入滇第一关”
“功夫在诗外”的契机
优势摆在面前,如何发挥?
这个我们有切身感受,和外地朋友吃饭的时候,说起曲靖,往往是知道云南第二大经济体,说起珠江源、“大爨”“小爨”,则是一脸茫然。
所以,优势再多、地方再好,也要有“经营”意识。山西文旅融合,讲好晋商故事,包装出各种世界级大院,做得就挺好。
曲靖市中心城区
这两年,曲靖启动实施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两高两新”专项行动方案——
构建格局。围绕“珠江源”旅游品牌,大力实施“中心突破、两翼齐飞、全域联动”发展战略,全力做好“中部现代康养旅游区、南部休闲观光旅游区、北部历史文化旅游区”三篇文章。
打造特色。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山水田园为基底,以生态气候为依托,以康养休闲、高原体育、高原农旅为特色,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锦绣画布上的十八连山
丰富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围绕旅游消费需求,加快发展康养、自驾、运动、研学、农事体验、房车露营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引客入曲。针对滇中、川黔渝、珠江源流域城市、东西部协作城市等客源地,加大宣传引流力度,出台门票优惠,积极构建面向川渝黔、粤港澳大湾区等主要客源地的双边、多边区域旅游合作。
还有深入实施“30天无理由退货”,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旅行业新型监管机制,营造旅游市场“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竞争格局等等,属于云南16州市都在积极进行的“标准动作”,不再赘述。
九龙瀑布
总之,就是让从“东大门”进来的游客在曲靖留下来,把曲靖建成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川渝黔及滇中地区的优秀旅游休闲康养目的地。
当然,旅游崛起只靠“标准动作”“规定动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多“自选动作”,以及“功夫在诗外”的契机。
契机、契机,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
先说人和。
曲靖北站
今年7月1日至8月9日,从外省经停曲靖北站的动车,在曲靖北站下车的旅客约15万人(次),高峰时段每日有1余人(次)旅客抵达曲靖。
这么多人涌向曲靖,其中很多游客的目的只有一个——避暑。
一座连空调都不需要的城市,入夏以后依然凉爽,这是游客纷至沓来的重要原由。
上榜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曲靖会泽大桥乡杨梅山村,风光独特,有“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民俗文化采访基地”“亚细亚水彩画家联盟写生基地”之称
人和背后并不仅仅是避暑这种“凉”资源,还有极大的丰富性——曲靖本地旅行社与市外旅行社强强联合,抱团发展,整合全市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等重点旅游企业,推出旅行社团购优惠套餐。精心设计了曲靖一日游、两日游、多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和自驾游、亲子游、采摘游、拍摄游、美食游、康养游等特色旅游产品。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说起云南的避暑城市,夏天穿棉袄的都有,更重要的是城市品质——舒适的气候、干净的街道、合理的物价、淳朴的民风……宜居宜业,已成为曲靖的标志,吸引外地人的“磁石”。
曲靖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主要设置肿瘤专科、心血管专科、肛肠专科、肝胆专科、骨科等
当然,“说来就来”也很关键,这就是地利。
省域副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曲靖“东连黔桂、南向出境、西融滇中、北接川渝”,自古就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的地理区位优势,还是云南少有的几个纯内陆市,受边境不稳定因素影响最小,而且与昆明距离较近,距长水机场仅一个小时车程。
沪昆、杭瑞、汕昆、银昆4条高速公路和南昆、贵昆、沪昆高铁3条铁路纵贯全境,也就是说云南省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主干线基本大部分从曲靖流转。
曲靖还在年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如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
这些优势,搞经济是要素,搞旅游不知怎么形容,毕竟有人就是喜欢长途跋涉,专门走不好走的路,去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
年3月31日曲靖三清高速麒麟至马龙段建成通车标志着曲靖中心城市.7公里绕城高速公路全线闭合摄影胡超
这就要说到天时之变。
应该说,正常时期很难打破云南年“集大成”的以自然山水、民族文化为主的旅游格局,但后疫情时代,旅游业的发展环境迎来了深刻变化。
一是本地游和周边游快速崛起,二是旅游需求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等需求转变。
把握“天时”之变,正是曲靖旅游崛起的根本原因。
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曲靖展馆,明亮的“油菜花黄”风格备受观众喜爱
正如省委常委、曲靖市委书记李石松在参观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曲靖展馆时所说,抓住跨区域观光游向就近休闲度假游转变的机遇,精准研究有效供给,充分挖掘潜在市场,找准优势结合点、发展切入点,加大新业态、新产品培育开发力度,切实把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影响更深远的天时来自“云南省副中心城市”建设。
年4月,云南提出,把曲靖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省副中心城市。
年也是曲靖旅游的关键之年,这一年,曲靖接待国内游客万人次,增长30.3%;旅游总收入亿元,增长20.5%。
曲靖富源,昔日的煤炭大县,如今面貌全新
这一年,湖北襄阳展示了省域副中心如何带动旅游发展——全市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文旅项目14个,实际到位资金.40亿元;签约文旅项目个,签约金额.62亿元;年,襄阳市旅游人次、旅游收入与年相比呈现“复元打平”态势。
年6月,湖北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支持襄阳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联结中西部新通道的核心枢纽节点,辐射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
“襄十随神”就是襄阳、十堰、随州、神农架,四地携手签署文旅领域多项合作协议,共同推出区域内多条旅游线路,叫做“襄十随神美美同行”。
襄阳市旅行社协会会长王俊丰这样总结:“这几年,襄阳的几个旅游项目都很火,而且这里既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古城古墙,也有华侨城、唐城等网红项目,加上电影《你好,李焕英》的带动、襄阳牛肉面的宣传、交通的便利等,都使襄阳成为省内游客愿意选择的目的地和中转地。”
曲靖南城门广场
为什么说这些?因为长期被称为“有说头,没看头,少玩头”的襄阳旅游是怎么突围的,怎么从“过境地”迈向旅游目的地,对曲靖颇有借鉴意义。
昔日的“四战通达之地”,如今四方来宾
副中心城市建设,让曲靖、襄阳、遵义、柳州等城市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曲靖的“好在”和经济底蕴得到广泛传播,隐形红利非同凡响。
年,云南省给曲靖下达的目标是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
1-8月,曲靖预计接待游客总人次.07万人,同比增长23.4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8.6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1.99%。
今年恢复情况不错的丽江,同期接待游客.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1亿元(初步估算)。
曲靖师宗凤凰谷,这个名字好,预示着凤凰涅槃,又开新局
当然,曲靖远没有到高枕无忧的时候,量级尚达不到“头部”的水平,“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局面反而愈发明显。
既要克服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的压力、解决招大引强的困难,又要进一步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教育、体育、健康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通过“旅游+”做好全域旅游文章。
李石松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曲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差距在哪里、下步怎么做,来一场思路大讨论、理念大变革、作风大转变,对标先进、找准方向、补齐短板,切实推动全市旅游发展取得新突破。
形势总是越来越好。
月前,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曲靖市建设云南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要求曲靖高品质建设宜居宜业城市、高质量建设区域功能中心,并依法依规赋予曲靖市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会泽念湖黑颈鹤
昔日的“四战通达之地”,如今四方来宾,曲靖这座令人惊喜又惊艳的城市,鼓舞人们,从“云南副中心”的角度,实现它更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