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庄稼有个规律,那就是土壤深度越浅,产量越低,土壤深度越深,产量越高。无论地下结果的红薯、土豆、花生、萝卜,还是地上结果的玉米、高粱、辣椒、西红柿,或是地上地下均不结果的叶菜茎菜白菜、菠菜、韭菜、包菜,无不如此。至于将土壤深翻20厘米,会对庄稼产生怎样的影响?
恕我直言,唯一的可能,就是等着庄稼减产。为什么这么说呢,不是说土壤越深,产量就越高吗?的确,土壤的深度越深,产量是越高的。但是,种庄稼或懂庄稼的人都知道,那是说的熟土呢!只有熟土,才是深度越深,产量越高的。
对于生土,那就另当别论了。生土中种庄稼,产量与土壤深度没有关系,无论深浅,庄稼产量都不会高的。10厘米、20厘米、30厘米的生土深度,真是没啥区别,不信你试试。在熟土旁边,你开荒一块,种着熟土一样的庄稼就可比较出来了,可以肯定,产量比熟土要低很多很多。
同理,种庄稼时,你临时决定将土壤深翻20厘米,注意是深翻,不是深挖。深翻与深挖是有区别的。深挖是将土壤的底层挖动、松土,并不翻上来。而深翻是将土壤的底层挖出来,翻于上面。所以,如果是深挖20厘米,是将土壤的深度在熟土基础上再加深20厘米,将底层生土加深20厘米进行松土,但并未翻出来,对于土壤属性并没改变。
而深翻20厘米,那就性质不同了,是将土壤底层加深20厘米开挖并翻出来,把生土置于表面,或是将生土锄细混合于熟土之中。这样的土壤属性就改变了,土壤表面形成了生土或生土熟土混合体,对庄稼的生长当然是有影响的。影响多大?自然是表层生土的比例大小,掌控着影响大小的权利。生土比例越大,影响就越大,庄稼产量自然就越低。
我们村的小王是个“创新型”人才,总喜欢与众不同,生活如此,种庄稼也如此。有一年,庄稼种到一半时,父亲就病了,父亲让他负责另一半的种植任务。小王曾在网上看到过一篇土壤深度与产量大小关系的文章,觉得父亲犁土深度太浅了,于是他自作主张,将已经犁过的土地重新犁了一片,将土壤深翻了15厘米。他洋洋得意的种下了庄稼,结果却傻眼了,父亲主持的那边庄稼繁茂,丰产丰收,而自己负责的这边呢,生命萎蔫,减产大半。
种庄稼也是一门学问,看着简单,其实处处是学问。下种深浅、催不催芽、如何间苗、移栽稀密、浇几次水、施几次肥、何时收获、如何贮存等,哪个环节都是有很多学问的。即使本文所探讨的翻土深浅,也照样是学学多多的。如果你觉得某块地的土壤可以更深一些,从20厘米加深至40厘米,想法是好的,但如何做,却是非常的关键。做得好,长势好,收益好。反之则是长势差,收益差。那么,如果想把土壤深度加深20厘米,如何做才能对庄稼产生正面影响,而不是负面影响呢?
一般而言,可以采取循序渐进加深法、加大农家肥施肥法的办法。什么是循序渐进加深法呢?就是在土壤加深过程中一步一步的慢慢来,不能一步到位,今年加深5厘米,明年加深5厘,四年时间完成加深20厘米的目标。这样做的速度虽然是慢了点儿,但是每年深翻5厘米的生土上来,并锄细后混合于熟土之中,对庄稼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
什么是加大农家肥施肥法呢?就是在深翻土壤的同时,将农家肥施肥力度加大,比如平时一亩施用农家肥公斤,在决定深翻土壤20厘米的同时,将农家肥施用力度大幅度增加,每亩从公斤提升至公斤。大家都知道,农家肥是提升土壤肥力效果最好的。土壤底层的生土翻出来,大量施用农家肥,生土锄细,与熟土和农家肥充分混合一起,大幅度降低生土土壤的负面影响,这样对庄稼影响不大。
因此,种庄稼时将土壤深翻20厘米,会对庄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然是很明显的负面影响,即深翻后的土壤肥力降低,庄稼生长不旺,降低产量成为必然。当然,如果处理得当,当年是会降低影响或影响变小的。那就是采用循序渐进加深法或加大农家肥施肥法进行处理,让生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这样即使当年爱些影响,但对后期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庄稼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