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一看这个题目可能就犯嘀咕了,不就是个大枣么,也太常见了,这有什么可讲的?对此,这里有几个问题,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大家的共鸣:这大枣补血到底能补到什么程度?大枣除了补气养血还有什么功效?又或者咱们平时食用大枣的时候,营养是否有流失?如果这些疑问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那么,且听我给您讲解一番。
咱们平时吃的枣起源于中国,因为其属于暖温带阳性树种,特性耐寒、耐热、又耐旱涝,对土壤要求不严,除沼泽地和重碱性土外,平原、沙地、沟谷、山地皆能生长。由于这种易种植的特性,大枣在中国已有八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并且自古以来大枣就被列为“五果”(栗、桃、李、杏、枣)之一。
目前,大枣已有多个品种在市面流通,有南枣、圆枣、金丝枣、布袋枣、扁枣、相枣、脆枣、大糖枣、无核枣等。在这么多品种中也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例如灵宝大枣、宁阳大枣、清涧狗头红枣、甘肃临泽小枣等(不能一一列举,且排名不分先后)。大家想象一下,大枣又红又甜,出门一溜达,满眼都是此物,这不是在这明摆着要“勾引”那些医学大家去研究它吗?您还别说,就这普通的东西,还真被古人研究出来不少学问。大枣甘、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还可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在《本经》中也有记载:“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古人就合计了,大枣这么好,直接吃虽然也行,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这时候的张仲景可是个大医,头脑的聪明程度岂是一般人能想象的,立马就想到怎么用了,于是就在《金匮要略》里说:“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大枣十枚,甘草三两,小麦一升。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这里说的其实就是作为安神剂,具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功效的甘麦大枣汤。后来,盂诜在《必效方》里也说了:“治咳:杏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熬),豉一百枚(熬令干),干枣四十枚(去核)。上三味台捣如泥,丸如杏核,含咽令尽。日七、八度,尽,更作。”盂诜这里给我们了更加简便的方法,就是用杏仁、豉、干枣捣成泥做丸来服用,比较适合普通人自己在家使用。再后来,太医们得知此物之后,连忙介绍给皇上,皇上看过之后也觉得确实是一好物,于是赶紧召唤太医制作好的方子来推行给天下,造福广大百姓,于是《圣济总录》中就有了:“治中风惊恐虚悸,四肢沉重用大枣七枚(去核),青粱粟米二合。上二味以水三升半,先煮枣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
除了这些之外呢,大枣可以健脾益胃,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与*参、白术共用,就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红枣和生姜、半夏同用,还可治疗饮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与胃胀、呕吐等症状。红枣还常常被用于药性剧烈的药方中,以减少烈性药的副作用,并保护正气。如十枣汤中,用大枣缓解甘遂、大戟、芜花等泻药的*性,保护脾胃不受伤害。
还有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就是伤寒论里姜枣搭配用的特别频繁。您看,像经典的桂枝汤、大青龙汤、小柴胡汤等里面都有姜和枣。有的人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个巧合,但张仲景是何许人也,这里必定有其深意。举个简单的例子,像桂枝汤中的姜枣就是因为卫气通达需里气之助,而大枣甘温益气,得生姜之辛通可防其甘缓气壅之偏;又生姜辛温散寒,得大枣之甘守,而缓和其辛散之性,二药合用,不仅在于发散,且能行脾胃之津液而调和营卫。正如成无己所说:“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
当然,要是没有两下子,一般人还是很难用上这姜枣的,不过咱们自己弄点姜枣汤还是可以的。做法:干姜、红枣(切片或小块)用水煎15分钟,加红糖化开即成。如果是攻邪的时候:秋冬天冷,难发表,加姜减枣;春夏天热易发表,加枣减姜。要是保健的话,秋冬要藏阳,加枣减姜;春夏要用阳,加姜减枣。但最好还是根据患者的基本病情来进行增减,毕竟这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思路而已。但总的来说,这是一款适合老年人、女士的营养保健汤,尤其是风寒感冒头痛、胃寒胃痛、经期腹痛、关节痛、手脚冰冷、脾胃虚弱、寒饮喘咳、饮食摄入量较少的人。这里禁忌也要记好了,阴虚和患有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人不建议使用,晚上也不建议使用。再回到大枣本身,此物就药理性质来说,也有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本草纲目中说:“多食令人寒热,凡羸瘦者不可食。”红枣气味甘、辛、热,性偏湿热,容易生痰生湿。痰湿壅盛的人多食红枣以后,原先的症状容易加重,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因其含糖量较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食用。到这里,文章内容基本就差不多了,倒不是因为讲完了,而是需要讲的太多,怕您一时半会消化吸收不了。不过,您可以把这篇文章当做是大枣的药理性质篇,接下来我们会给大家整理出几个实用的方子供大家选择,敬请期待吧!
文章◎圆力漫画◎八岁编辑◎圆力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