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大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0种易混淆的中药方剂背方剂有捷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需要吃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04/4780765.html

在中药方剂中,有一些方剂的名称带数字,比如“四神丸”,“四君子汤”,“二妙散”等,有一些方剂名称仅一字之差,比如“清胃散”,“平胃散”等,在学习时容易混淆,而它们的功效又相差很大,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和盘点一下这些方剂。

1

名称中带数字

一贯煎

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

功效: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为补益剂。

主治:主治阴虚肝郁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二陈汤

组成: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祛痰剂。

主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二妙散

组成:*柏、苍术。

功效:清热燥湿。为祛湿剂。

主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脚膝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下部湿疮:以及湿热带下、淋浊等症。

三仁汤

组成:杏仁、半夏、飞滑石、生薏苡仁、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

功效:清热利湿,宜畅湿浊。为祛湿剂。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三子养亲汤

组成: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功效: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为祛痰剂。

主治: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补气,益气健脾。为补气剂。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四物汤

组成:当归、川芎、芍药、熟地。

功效:补血调经。为补血剂。

主治:补血活血,月经不调等营血虚滞症。

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

功效: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为固涩剂。

主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肢冷。

四逆散

组成: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效: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为和解剂。

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四逆汤

组成:炙甘草、生附子、干姜。

功效:回阳救逆。回阳救逆剂。

主治:主治少阴病之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腹痛,下利清谷;神衰欲寐,以及太阳病汗多亡阳,脉沉迟微细。

当归四逆汤

组成: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炙甘草。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温里剂。

主治: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

五苓散

组成: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功效: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为祛湿剂。

主治: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小便不利等;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心悸、吐涎沫而头眩等症。

*芪桂枝五物汤

组成:*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温经,和营通痹。为温里剂。

主治:营卫虚弱之血痹。肌肤麻木不仁,或肢节疼痛,或汗出恶风,舌淡苔白,脉微涩而紧。

补阳还五汤

组成:*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为理血剂。

主治: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六味地*丸

组成:熟地*、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效:滋阴补肾。为补阴剂。

主治: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当归六*汤

组成:当归、生地*、熟地*、*芩、*柏、*连、*芪。

功效: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为清热剂。

主治:阴虚火旺盗汗。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赤,舌红苔*,脉数。

六一散

组成:滑石、甘草。

功效:清暑利湿。为祛暑剂。

主治: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少;外用治痱子。

七厘散

组成:血竭、乳香(制)、没药(制)、红花、儿茶、冰片、人工麝香、朱砂。

功效:化瘀消肿,止痛止血。为理血剂。

主治:用于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七宝美髯丹

组成:何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

功效:补益肝肾,乌发壮骨。为阴阳双补剂。

主治:主治肝肾不足证。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腰膝酸软,梦遗滑精,肾虚不育等。

八珍汤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甘草。

功效:益气补血。为气血双补剂。

主治: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八正散

组成: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炙甘草、木通、大*面裹煨,灯心草。

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为祛湿剂。

主治: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腻,脉滑数。

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芩、生地、甘草。

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解表剂。

主治:治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者。

十灰散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牡丹皮、棕榈皮。

功效:凉血止血。为止血剂。

主治: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

十枣汤

组成:芫花、甘遂、大戟。

功效:攻逐水饮。为泻下逐水剂。

主治:水饮内停,邪气壅盛;水肿腹胀之实证。悬饮或支饮,停于胸胁,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梗,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肿腹胀,二便不利,属于实证者。

2

名称相似的中成药

温脾汤

组成:大*、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

功效:攻下冷积,温补脾阳。为泻下剂,温下。

主治:主治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实脾散

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白茯苓、干姜、炙甘草。

功效: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为祛湿剂。

主治: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

健脾丸

组成:白术、木香、*连、甘草、白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

功效:健脾开胃。为补益剂。

主治:主治脾胃虚弱,脘腹满胀,食少便溏。

清胃散

组成:生地*、当归身、牡丹皮、*连、升麻。

功效:清胃泻火。为泻火之剂。

主治:胃火上攻。齿龈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或牙宣出血,口气臭热,口干舌燥,舌红苔*,脉滑大而数。

平胃散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

功效:燥湿健脾,消胀散满。为祛湿剂。

主治: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温胆汤

组成: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

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为祛痰剂。

主治: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背方剂有捷径

01

我认为要解决背方多少的问题,单纯从数字上去解答,等于永远无法解决,因为数字多少是很难定出标准的。

试以内科六十种常见病来说,平均每一种病,都例举三四个方子,这就两百个方子了。再加上传染病、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外伤科等,每科暂以一百个方子计算,也要五百个方子。二百加五百,已经是七百个方子了。记忆力最强的人,恐怕也难背熟,纵使能背七百方,也只占中医方剂百分之一,如《普济方》就有六万余方。

背方,如果不理解方剂的精神实质,也是背死方子,没有作用的。古代的医生,并不见得都是靠死背方子来治病的。如《伤寒论》、《温病条辨》等书,其中的方子除了继承前人的经验方外,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创造的,古人可以这样做,我们更应该做得到。主要是对于方剂的关键性问题,是不是已经弄懂和掌握了。

02

下面谈谈关键性问题:

一切疾病,不论多少种类,归纳起来,无非外感与内伤;一切疾病,不管它有多少症状,归纳起来,无非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中医治病,主要目的是调整脏腑功能,不论采取多少方法,归纳起来,也不离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个基本方法。只要我们掌握了八法,大体可以应付一切疾病了。

这样说,会不会矛盾,难道八法可以代替方子吗?前面讲过,“方”是根据“法”而组成的,法只有八,有了一定的范围,便于掌握。假如在每一法中,掌握五个常用主方,八法合计才有四十个方,吃透这四十个常用主方,不是很容易吗?

这样讲还会有人疑问,法只有八,怎能应付千变万化的病症呢?要知八法的应用,也是千变万化的,如汗法,就有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滋阴发汗、助阳发汗、燥湿发汗等等;而且八法又是互相交叉应用的,如攻补兼施、寒温并进等。

我们在每一个法中掌握几个主方或代表方,把它吃透,临证时“得心应手”,便可“左右逢源,取之不尽”了。

《医学心悟》里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可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尽之”。这不是很好的说明吗?

03

所谓主方或代表方,都是历代医家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用之有效的方剂,我们必须在每一法中,牢牢掌握它几个方子,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有了这个基本东西,然后按照病情需要,加减化裁,灵活运用,就会变出几倍的方子,这样就不愁临证时手中无方了。

背方困难在于方子多,我们现在只背诵有限度的主方,而且可以应付一切疾病,这不就解决了背方多少的难题了吗?

我们在学习方剂时,已有不少的事例,可供借鉴。如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是补气主方,主要功用是健脾以补肺气,吃透了它,就可以变出许多方子。

如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为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减去半夏,为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再加木香、砂仁,为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四物汤为八珍汤;八珍汤再加*芪、肉桂,为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去川芎加五味子、远志、陈皮,为人参养荣汤等。

不管方名怎么改变,药物如何加减,只要认清它的法:属于补法,补气主方是四君子汤,补血主方是四物汤,从这两个基本方,配合加减,变成许多不同的气血双补方剂。但还要理解它的病机,是脾胃虚弱以致气血不足,这是主要的关键。

所谓吃透方剂,就是理解它的精神实质,不为它的变化所迷惑,这才是真正解决学习方剂的问题。

还须指出,应用成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病情的变化、体质的强弱、男女老幼,以及生活习惯、居处环境不同,灵活地予以加减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至于自己组方,我看不是不能办到的,只要掌握了病机,确定了治法,参照组方的原则、组合的方式,选用适当的药物,就可以自己组方了。

但初学者,必须先熟悉掌握一些习用的配伍小方及八法中的一些常用主方,不断实践,自己组方就不会困难了。

04

最后选附小方一百例及主方四十首,以供参考(另列于后,以便阅览)。

附1:两味药配伍常用小方例

汗法:

葱白、豆豉,葱豉汤:通阳发汗

荆芥、防风,荆防散:发散风寒

附1:两味药配伍常用小方例

羌活、川芎,羌芎散:祛风止痛

吐法:

瓜蒂、赤小豆,瓜蒂散:涌吐痰食

下法:

葶苈、大枣,葶苈大枣汤:治肺水肿

大*、甘草,大*甘草汤:治便秘呕吐

朱砂、芦荟,更衣丸:清热润肠

半夏、硫*,半硫丸:治虚冷便秘

大*、芒硝:泻里热内结

和法:

吴茱萸、*连,左金丸:平肝制酸

肉桂、*连,交泰丸:治心肾不交

干姜、*连:治胸中寒热邪结

栀子、豆豉,栀子豉汤:治胸中懊憹

半夏、麻*,半夏麻*汤:治喘而呕者

芍药、甘草,芍药甘草汤:治腹痛里急

柴胡、白芍:舒肝和胃

枳实、竹茹:和胃止呕

生姜、红枣:调和气血

桂枝、白芍:治腹痛挛痛

温法:

甘草、干姜,甘草干姜汤:温中散寒

*芪、附子,芪附汤:回阳固表

补骨脂、肉豆蔻,二神丸:治脾肾寒泻

薏米、附子,薏米附子汤:通阳利气

人参、附子,参附汤:回阳救脱

干姜、附子,干姜附子汤:治心腹寒冷

附子、肉桂,附桂汤:温补命火

清法:

银花、连翘:清热解*

知母、*柏:清下焦湿热

大*、*连:治口舌生疮

知母、贝母,二母丸:治肺热久嗽

柴胡、*芩:清肝胆热

桑叶、菊花:清头目风热

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

青蒿、鳖甲,青蒿鳖甲煎:治虚热骨蒸

丹皮、栀子:能清血热

石膏、甘草:清血和中

川芎、石膏:治实热上逆头痛

补法:

*芪、人参,玉屑丸:补益肺脾

女贞子、旱莲草,二至丸:补肾阴

枸杞、菊花:养肝明目

山药、扁豆:补脾止泻

杜仲、续断,杜仲丸:治肾虚腰酸

鹿角、龟板:治妊娠胎动腰酸

天冬、麦冬,二冬膏:清补肺肾

当归、*芪,补血汤:补血

人参、花粉,参花散:治久咳气喘

苍术、熟地,补虚明目丸:治眼目昏花

消法:

枳实、白术,枳术丸:健胃消痞

三棱、莪术,莪棱丸:消坚化痞

陈皮、藿香,藿香陈皮饮:霍乱吐泻

神曲、山楂:消肉食积滞

安神:

朱砂、磁石,磁朱丸:重镇安神

枣仁、远志:宁心安神

固涩:

芡实、金樱子,水陆二仙丹:治遗精

赤石脂、禹余粮,赤石脂禹余粮汤:固涩大肠

*芪、熟附,*芪熟附汤:治卫阳不固汗出

龙骨、牡蛎,龙牡散:能涩精止汗

台乌药、益智仁,缩泉丸:治小便频数

理气:

天麻、川芎,天芎散:虚风头痛

乳香、没药:活血止痛

木香、砂仁:理气止胃痛

高良姜、香附,良附丸:温中止痛

木香、槟榔:止痛宽肠

豆蔻、砂仁:理气健脾胃

元胡、金铃子,金铃子散:治腹痛

木香、*连,香连丸:治赤白痢

香附、乌药,青囊丸:治一切气痛

丁香、柿蒂:止胃寒呃逆

茅根、芦根,茅芦根煎:止热呃

旋覆花、代赭石,旋覆代赭汤:治呃逆噫气

生姜、竹茹:止呕吐

生姜、陈皮,橘皮汤:止寒呕

升麻、柴胡:升提中气

桑叶、黑芝麻,桑麻丸:治肝阳头晕

枳实、白芍,枳芍散:腹痛烦满,呕吐下利

理血:

地榆、槐花:痔疮下血

阿胶、艾叶,胶艾汤:妇女出血诸症

桃仁、红花:行血通经

荆芥炭、槐花:痔漏

赤小豆、当归,赤小豆当归散:大便下血

蒲*、五灵脂,失笑散:祛瘀止痛

当归、川芎,佛手散:行血活血

当归、白术:能养血

当归、大*,当归导滞散:瘀血在内,胸腹胀满

治风祛湿:

白矾、皂角,稀涎散:痰盛气闭

苍术、*柏,二妙散:湿热成痿

滑石、甘草,六一散:清暑利湿

苍术、厚朴:逐除湿浊

香薷、扁豆,香薷散:治暑湿

白鲜皮、茵陈蒿,白鲜皮汤:治*疸

润燥:

乌梅、甘草:生津止渴

百合、款冬花,百花膏:痰中带血

祛痰:

杏仁、贝母:化痰止咳

陈皮、半夏:化痰湿

常山、草果,常山草果丸:治疟

青黛、蛤粉,黛蛤散:寒热痰咳

驱虫:

乌梅、川椒,杀虫丸:驱蛔虫,蛲虫

槟榔、南瓜子:治绦虫

开窍:

菖蒲、郁金:开窍

皂荚、半夏,开关散:开窍通关

注解:

小方无方名者,为常用习惯配伍之药。常用二味药物的配合,并不限此一百例,如人参配蛤蚧,补骨脂配菟丝子,生地配玄参等等例子尚多,学者可注意收集记诵。并在此二味配合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味或二味药,便可成一方剂。如生地与玄参再加麦冬,便成增液汤;补骨脂与菟丝子再加胡桃肉,便成为补骨脂丸;又如茯苓与白术再配入桂枝与甘草,便成苓桂术甘汤等,由此可知,二味药配伍是组方的主要基础,必须熟练掌握,才可运用自如。

05

附2:常用主方40首

汗法:

麻*汤:发散风寒主方

桂枝汤:调和营卫主方

银翘散:风温初起主方

吐法:

瓜蒂散:催吐主方

下法:

大承气汤:攻下主方

十枣汤:泻水主方

和法:

小柴胡汤:和解主方

逍遥散:疏肝主方

温法:

四逆汤:回阳主方

清法:

白虎汤:清热主方

香薷饮:清暑主方

*连解*汤:泻火主方

三仁汤:清化湿热主方

普济消*饮:清瘟*主方

清骨散:清虚热主方

补法:

四君子汤:补气主方

四物汤:养血主方

六味地*丸:养阴主方

补中益气汤:升提主方

消法:

保和丸:消食主方

木香槟榔丸:导滞主方

安神:

天王补心丹:安神主方

固涩:

牡蛎散:固表主方

诃子散:涩肠主方

固精丸:固精主方

理气:

越鞠丸:解郁主方

七气汤:行气主方

理血:

温经汤:调经主方

桃仁承气汤:祛瘀主方

十灰散:止血主方

治风:

小活络丹:活络主方

祛湿:

五苓散:利湿主方

平胃散:化湿主方

润澡:

琼玉膏:润燥主方

五仁丸:润肠主方

祛痰:

二陈汤,除痰主方

清气化痰丸,清痰热主方

三子养亲汤,平痰喘主方

开窍:

牛*清心丸:开窍主方

驱虫:

化虫丸:杀虫主方

注解:

常用主要方剂,并不限此四十方,但为初学入门方便,先深刻理解这四十方的组成和运用,然后再学习其他方剂,便易于领悟了。

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