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大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挑战杯如何成为ldquo挑战杯 [复制链接]

1#

在第十五届“挑战杯”中,许多团队凭借各自别具特色的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想知道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吗?

我们联系到两个分别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的优秀团队,向大家分享他们参加“挑战杯”比赛的经验与感悟。

南中医团队

以“大戟科有*中药狼*醋制减*机制研究”项目获得国赛特等奖的南中医团队无疑在“挑战杯”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分享。

项目介绍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走进他们的故事,我们先请团队负责人对项目进行了简单的解释:“简单来说,我们的项目就是要研究醋制前后狼*中*性成分的含量、结构变化与*性变化的相关性,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古法中模糊的部分,为狼*炮制品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从选题到实践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南中医团队的不懈努力。选题灵感不是单纯依靠灵光闪现,而是他们抱着以现代技术去揭示传统工艺奥秘的决心,并且在实验室里进行了长期的钻研才产生的。

“选题只是项目的基础。我们要先做大量的文献调研,从中获得启发,接着要和导师、师兄交流方法的可行性,再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调整实验方向。”虽然现在他们说起来轻松,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我们都应该知道,那段日子一定是极其艰苦的。

时间的分配

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他们说:“每天都要列好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件事情。”

过程虽苦,成果是甜

他们说:“赛前准备,事情多而杂、棘手且要求很高;赛程中也会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但是现在回忆当时,他们都露出了释然的表情,“好在这些都过去了,我们没有留下遗憾,有的只是收获。每一次打磨,每一场比赛,每一项荣誉,甚至一瞬间的崩溃都是我们所有成员人生中难忘的回忆。”

不忘初心

比赛已经落下帷幕,由于该项目属于学术类论文,提供的理论基础已经比较完整了,项目的研究可能就到此为止,但是他们科研人的脚步不会停下。他们很自豪地告诉我们,“所有成员现在都是研究生,虽然大家分布在祖国的天南海北,但是我们的学术研究梦是一样的。”

南理工团队

在第十五届“挑战杯”中,还有一个来自南理工的优秀团队,他们以“基于混杂固化原理的路面抗车辙沥青材料”项目在十五届“挑战杯”中斩获全国一等奖。

勤于观察,乐于思考

该项目的选题源于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和不断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公交车颠簸严重,尤其是在十字路口和公交站台。经过调查发现,这些路段车辙病害频发,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材料,所以研发新产品从这开始了。”可见科技的创新与进步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观察是分不开的,很多时候科技源于生活。

众人拾柴火焰高

确定选题后,便是繁琐复杂的准备阶段。他们先是让土木专业的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看看是否有合适材料可用于道路交叉口解决车辙问题。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因本科生水平有限,所以需要请求老师的指导,材料性能的研究也需依托老师的实验室。他们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检验和确认材料的性能。当然在这整个过程中,他们也寻求了化工专业的同学在材料领域的指导。由此可见,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协作,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

适度包装技术

做项目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从开始到结束整个团队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收获也是颇为丰厚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科研能力和演讲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从中我们也知道了,一个好的项目或者好的技术,需要一定的包装才能继续进行或推广,单纯的学术理论是无法把技术真正落实的。”

全面发展

“如何用50字准确表达项目的内容也很重要。由于比赛时面对的大多是不同专业的老师和专家,所以如何用简练的语言清晰地表达你的项目是做什么的,你的产品创新点在哪里,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参与“挑战杯”带来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还有各方面的成长。

追寻梦想

和南中医的团队一样,他们今后也打算从事学术研究。“我们团队的成员都在读研深造,有的留在本校,还有的去了高校。这意味着我们会在学术研究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总而言之,所有优秀团队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们背后的奋斗与努力,希望同学们能从他们的故事里学习到经验,发扬勇于挑战、奋斗不息的精神,在自己的比赛当中创造优异成绩,在“挑战杯”比赛中续写新的辉煌!

-------------------------------------

图文来源

挑战杯获奖团队

编辑

陈梓琪

审核

孔令鹏、郭潆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