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大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甘遂与伪品的鉴别 [复制链接]

1#

甘遂为二十八种*性中药材之一,平时用量较少,以前曾达到四百元左右每公斤的高价,随着价格的走高,其伪品也接踵而至,下面介绍一下甘遂正品与两种常见伪品的鉴别。

一、甘遂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kansuiT.N.LiouexT.P.Wang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本品呈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形,长1?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白色,凹陷处有棕色外皮残留。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白色,木部微显放射状纹理;长圆柱状者纤维性较强。气微,味微甘而辣。

甘遂在产地加工的过程中要撞皮,其表面坑凹及沟纹部分的栓皮不能被撞掉,所以有栓皮残留,斑斑驳驳呈虎斑状,撞净栓皮的地方则光滑细腻。因其淀粉含量特别足,所以其非常饱满,很少有较深的纵向长而深的沟纹。断面粉性,皮层很厚,形成层环不明显。

图1↓甘遂药材

图2↓甘遂药材

图3↓甘遂横切显微

二、伪品1

本品可能为萝藦科植物隔山消或牛皮消的根,为甘遂的主流伪品。本品基原具体是什么这里我们不必细究,因为我们只需要知道它不是甘遂就可以。

本品外观与甘遂十分相似,有大有小,一般是用与甘遂直径相近的来冒充甘遂。本品外观与正品最大的区别就是表面有细密条网状纹理,并微有光泽,其形似鱼鳞,笔者称其为鱼鳞纹;其断面皮层比正品薄,形成层环明显。因为甘遂有*,所以不建议口尝,对于*性药材我们能通过外观来鉴别就不要口尝。

图4↓伪品1

图5↓伪品1

图6↓正品与伪品1对比,左正品右伪品

图7↓正品与伪品1对比,左正品右伪品

图8↓正品与伪品1对比,左正品右伪品

图9↓正品与伪品1断面对比,左正品右伪品

三、伪品2

本品为瓜蒌的根头部分,也就是天花粉的梢子,本品作为甘遂的伪品偶有出现。

本品外观与甘遂略有相似,比甘遂长,有的一端有暴露的片状纤维。表面有长纵沟纹,质地坚实,断面皮层薄,形成层环明显,导管群大而明显。

图10↓伪品2

图11↓正品与伪品断面、切面对比

图12↓伪品1与伪品2混掺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