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湘鄂情转型只是面子工程,热点资讯,
这一次,湘鄂情要彻底转型了?餐饮第一股湘鄂情转型大数据的争论尚未平息,其子公司收编快播旧部的消息再次来袭。 7月10日,北京湘鄂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湘鄂情,已更名中科云)发布公告称,拟与自然人李莉共同出资成立深圳市爱猫新媒体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圳爱猫),湘鄂情和李莉分别出资650万元和350万元,各占65%和35%的股份。公告还称,深圳爱猫已完成部分人员的招聘工作,其中部分员工为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快播公司)离职人员。对湘鄂情而言, 快播公司的技术和团队无疑最有价值。 而在此前的6月30日,湘鄂情已发布公告,宣布正式“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科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据湘鄂情6月30 日的公告,湘鄂情已正式更名为“中科云”。 对此,湘鄂情表示,“虽然公司前期进行了一定的市场调研和行业专业知识积累,但公司之前并无完备的互联产业投资运营经验,公司未来将面临新行业的经营决策、核心技术研发与储备、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和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的风险。” 餐饮第一股湘鄂情转型大数据的争论尚未平息,其子公司收编快播旧部的消息再次来袭。 7月10日,北京湘鄂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湘鄂情,已更名中科云)发布公告称,拟与自然人李莉共同出资成立深圳市爱猫新媒体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圳爱猫),湘鄂情和李莉分别出资650万元和350万元,各占65%和35%的股份。公告还称,深圳爱猫已完成部分人员的招聘工作,其中部分员工为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快播公司)离职人员。 而在此前的6月30日,湘鄂情已发布公告,宣布正式“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科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专门从事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研究的和君集团合伙人赵大伟在接受《企业观察报》采访时表示,“湘鄂情转型大数据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这种公司就是在炒概念’,另一方面,湘鄂情本身是餐饮公司,即便是做大数据也很难脱离其业务属性。但从市值管理的角度来讲,作为上市公司湘鄂情这么做是可以接受的。” 就此致电湘鄂情董事长孟凯,其手机一直处于留言状态。原董秘李强已不再担任董秘职务,新任董秘李漪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转型大数据 玩的就是概念?
这一次,湘鄂情要彻底转型了? 据湘鄂情6月30 日的公告,湘鄂情已正式更名为“中科云”。对此,湘鄂情称,“公司名称变更为中科云之后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为:基于大数据生态环境,寻求产业模式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也意味着湘鄂情正式向大数据转型。 湘鄂情进*大数据早有端倪。今年5月份,湘鄂情就已经与中科院就相关项目密集地展开合作。 5月4日,湘鄂情与中科院计算所签订了《络新媒体及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议》。根据规划,湘鄂情三年累计投入资金不低于1亿元,作为联合实验室研发运营资金,而中科院计算所则提供并维护联合实验室所需的办公场地与设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人员。 5月9日,湘鄂情又发布公告称,将决定成立络新媒体及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下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能为研究探讨络新媒体及大数据的理论、技术开发、国家*策和商业化应用,为公司拓展互联业务提供独立、权威的咨询服务。” 对于转型大数据,湘鄂情表示,大数据时代来临,公司与中国领先的大数据研究机构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下称中科院计算所)全面深度合作。然而,从一个餐饮企业要进*大数据,仅仅拉来中科院计算所入伙就算彻底转型吗? 在赵大伟看来,这显然只是“面子工程”。他认为,传统企业向互联转型,具体到业务层面,一般会有几个误区:有的人把在上做广告、卖东西就看作是互联的转型,或者把下载大数据、信息化就看作是互联的转型,这都是片面的。“事实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能不能按照互联方向去重新设计、变革和调整。” 对此,湘鄂情表示,“虽然公司前期进行了一定的市场调研和行业专业知识积累,但公司之前并无完备的互联产业投资运营经验,公司未来将面临新行业的经营决策、核心技术研发与储备、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和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的风险。” 对湘鄂情的考验远不止这些。赵大伟告诉,“虽然老板(孟凯)把公司定位为大数据公司,但是下面的员工能不能有效地执行到位?整个公司的组织、激励、考核等这些现实的问题有没有解决?如果没有解决,所谓的大数据也只是个概念而已。” 湘鄂情为何还要冒险转型?其董事长孟凯表示,“如果我们2014年不彻底转型,两年就变成ST了,面临退市的风险。而一旦ST以后,债务危机全部都会出现,就是死路一条了”。 收编快播 弱弱联合欲逆袭? 收编快播旧部,又将湘鄂情推向舆论漩涡。 媒体曾报道湘鄂情要收购快播的消息。对此,湘鄂情还特意在6月27日发布公告澄清,“公司自身与快播公司并未洽谈过对该公司股权进行收购的事宜,也没有通过第三方或联合、委托任何第三方与快播公司洽谈过对该公司股权进行收购的事宜。” 7月10日,湘鄂情又宣称,“深圳爱猫员工的确定主要由竞聘者的个人职业发展需要决定,公司自身并未通过收购快播公司股权或资产等方式为深圳爱猫筹备人力资源,深圳爱猫亦不存在购买和使用快播公司知识产权和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情形。” 然而根据7月8日的媒体报道,一批与快播结束劳动合同的员工与深圳爱猫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 今年6月26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快播开出2.6亿元罚单。根据法律规定,快播需在15日内向深圳市财*委员会缴清罚款,否则,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增加处罚。而快播已被吊销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然而对湘鄂情而言, 快播公司的技术和团队无疑最有价值。 赵大伟认为,传统企业向互联转型,在技术和团队方面,一般会通过两个渠道。“一种是体内孵化,一般就是招聘一些跨国公司的人回来,搭建信息系统,并且去带领团队。但这种模式往往会无疾而终,因为互联公司的人进来以后,往往水土不服很难融合。另外一种是体外创新,内部出资源、出钱,去跟外部的互联公司合资建立公司,做互联创新的业务,然后再通过这种互联创新的业务反过来去获得认可。这种方式我们讨论比较多,可能性也比较大。” 湘鄂情的做法是将两种方式进行了结合。合资成立深圳爱猫,再通过深圳爱猫去挖人才,建团队。只是,即便是团队已经就位,湘鄂情能否依托中科院计算所的技术背景,借由快播旧团队向大数据的转型成功,并且在短期内见成效则不得而知。作为上市公司,湘鄂情若想摆脱“披星戴帽”被*ST的命运,要在两年内实现盈利,孟凯的压力不小。 “核心的问题是企业家的认识是否到位”。对于湘鄂情转型大数据能否成功,赵大伟认为这是关键所在。 孟凯的生死抉择 转型势必是孟凯的必然选择,当然也是生死抉择,这关乎湘鄂情能否保住上市公司这个壳的关键。如果从他1994年在深圳蛇口区开办第一家餐馆算起,到今年正好20年了。而从1997年正式打出“湘鄂情”的牌子开始算起,湘鄂情的名号跟着他也已经17年了。 与2009年湘鄂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餐饮第一A股,而现在的湘鄂情的确有问题。 从湘鄂情2014年第一季财报显示,尽管业绩有所回暖,3亿元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9.75%,净利润额从去年同期亏损7200万元,到如今净利润为1000万元,实现了114.19%的较大增幅。 然而,湘鄂情的手头并不阔绰。从其一季报显示,货币资金仅9288万元,短期借款却有2.2亿元,负债合计14.6亿元。 因而,摆在孟凯面前的不只是扭亏为盈那么简单。无论是进*大数据领域,还是坊间传闻要收购快播,孟凯都需要大笔的钱。 尽管此前湘鄂情曾公告称,拟募集资金36亿元,其中29.2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以拓展互联业务。但该方案最终能否获得证监会批准还是未知数。 可见,即便是孟凯宣称转投大数据是公司的转型,但实际上,他面对的艰难堪比二次创业。DCCI互联研究院院长、新媒体天使会创始人兼合伙人刘兴亮告诉《企业观察报》,做大数据最核心的就是要有大数据思维,而不是一味地去跟风,觉得大数据好就去做。“要真正理解什么是大数据,要跟自己的企业很好地去结合。” 餐馆起家的湘鄂情找到懂大数据的IT人才,显然有点困难。况且,现在大数据是刚起步的阶段,对传统企业而言更是刚开始。 “(做大数据)首先得有大数据的整理、收集,这是基础。有了大数据以后怎样进行大数据挖掘,要掌握这方面的技术以及人才储备,这很关键。特别是对一些不规则的数据怎么去用它。”刘兴亮如是说。 湘鄂情的“悲”情转型 转型大数据,并非是湘鄂情首次转型尝试。去年年底,湘鄂情曾向肯菲登特艾蔻控股有限公司、江苏中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发起了收购,同时还成立了合肥天焱生物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此进*环保行业,而其号称“餐饮+环保”的双主业经营路线日益清晰。 然而,面对2013年净利润亏损5.64亿元,大幅下挫788.86%的现状,湘鄂情又开始坐不住了。今年年初,湘鄂情以对*协议的方式,相继收购了北京中视精彩影视文化公司和笛女影视传媒(上海)有限公司各51%的股权。湘鄂情进*影视行业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湘鄂情的转型并非偶然。从宏观环境来看,“三公消费禁令”对餐饮业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像湘鄂情这样处在成长期的中高端餐饮企业而言,客源在不断流失。湘鄂情也在去年一度关闭了13家门店。关店不足以解燃眉之急,转型成了必然选择。但湘鄂情的上述转型尝试并不被业界看好,一度被认为是“病急乱投医”。 一位业内人士曾告诉《企业观察报》,对于餐饮企业而言,与其说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如说是其客户群体发生了变化。更多的可能是公款消费能力比较强的客户群体减少了。 该人士并不认为湘鄂情由餐饮行业向环保或者其他行业转型是明智的做法,他向表示,“一个简单的做法就是,要么把其余的高端消费群体掌握住,比如发展高档消费是商务客源,要么进入档次略低的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可能做到两个市场兼顾。” 显然,湘鄂情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环保、影视两个行业转了一圈之后,尽管其业绩有所提升,但从湘鄂情眼下的处境来看,显然是力道不够。于是,便上演了如今这一场轰轰烈烈的转型大决战,告别餐饮行业,不惜以更名来表决心。
推荐阅读:欢迎关注食品商务微博,
聚焦进口食品、休闲食品、红酒、白酒、乳品、食品机械、食品添加剂、饮料、保健食品等最新行业大事件!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