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谚语一百条,中医精华要记牢!古人常将医理之精粹、临证之心得,以一语概之,其文简,其意深,其风格独具,其文辞不拘,故无以名之,称为医学谚语,其内容多为前贤的名言警句。?《中医学谚语一百条》共分为6大类:天人合一类2条,脏腑经络类20条,病因病机类38条,诊断类12条,治则类28条。可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之用。一、人身小天地二、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三、梦失封金柜,形衰守玉关,鼓呵消积滞,兜礼治伤寒四、上工治未病五、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六、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七、肺朝百脉八、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九、肺主治节,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水液十、随神往来者谓之*,并精出入者谓之魄十一、肾者胃之关也十二、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十三、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十四、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十五、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十六、胃为五谷之府,胆为中精之府,小肠为受盛之府,大肠为传导之府,膀胱为津液之府,三焦为中渎之府十七、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十八、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诸阳之本十九、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二十、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二十一、六腑以通为用二十二、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爪为筋之余二十三、脾为胃行其津液二十四、八脉丽于肝肾,冲脉丽于阳明二十五、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十六、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二十七、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二十八、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二十九、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三十、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三十一、肺为水之上源三十二、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三十三、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三十四、气有余便是火三十五、形寒饮冷则伤肺,饮食劳倦则伤脾三十六、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三十七、胃不和则卧不安三十八、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三十九、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四十、聚于胃,关于肺?四十一、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四十二、久痛入络四十三、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四十四、脏寒生满病四十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四十六、气伤痛,形伤肿四十七、怪病多痰四十八、治痿独取阳明四十九、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五十、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五十一、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檠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十二、气乱于卫,血逆于经五十三、脾胃虚则阴火升五十四、亢则害,承乃制五十五、金实不鸣,金破不鸣五十六、二阳之病发心脾五十七、肺热叶焦,发为痿躄五十八、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十九、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六十、小儿纯阳、稚阴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六十一、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六十二、临病人问所便六十三、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六十四、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六十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六十六、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六十七、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六十八、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六十九、热深厥深,热微厥微七十、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腆胀七十一、尝贵后贱名日脱营,尝富后贫名目失精七十二、肝为女子先天七十三、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七十四、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七十五、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七十六、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七十七、治病必求于本七十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七十九、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八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八十一、开*门,洁净府,去菀陈荃八十二、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八十三、诸病在脏,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八十四、气化则精生,味和则形长.八十五、甘温除大热八十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八十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八十八、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八十九、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九十、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九十一、上燥治气,下燥治血九十二补肾不如补脾,补脾不如补肾九十三、邪气内陷,当逆流挽舟;津枯便秘,宜增水行舟九十四、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九十五、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九十六、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九十七、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九十八、脓成决以刀针九十九、喉痈应放脓,喉痹当刺血,喉风倒其痰,喉蛾烙其核一百、疮疡初起宜消,脓成宜托,溃后宜补常用中医养生谚语1、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2、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3、春不减衣,秋不加帽。4、冬不蒙首,春不露背。5、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6、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7、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8、不要虚胖,但求实壮。9、表壮不如里壮。10、小孩不蹦,必定有病。11、有钱难买老来瘦。12、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13、感冒是百病之母。14、裤带越长,寿命越短。15、英雄只怕病来磨。16、小病不治,大病难医。17、新病好医,旧病难治。18、白露切勿露,免得着凉又泻肚。19、衣服常洗换,医院。20、牙不剔不稀,耳不掏不聋。21、苍蝇嗡嗡叫,疾病快来到。22、遇事不恼,长生不老。23、不气不愁,活到白头。24、蔬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25、能忍者长寿。(常山)26、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27、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28、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29、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30、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31、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32、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33、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34、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35、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36、饮前洗手,饭后漱口。37、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38、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39、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40、人怕不动,脑怕不用。41、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42、饭后散步,不进药铺。43、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44、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45、水停百日生*,人歇百日生病46、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47、梦失封金柜,形衰守玉关,鼓呵消积滞,兜礼治伤寒48、上工治未病49、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50、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51、肺朝百脉52、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53、肺主治节,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水液54、随神往来者谓之*,并精出入者谓之魄55、肾者胃之关也56、七节之旁,中有小心57、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58、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59、冲为血海,任主胞胎60、胃为五谷之府,胆为中精之府,小肠为受盛之府,大肠为传导之府,膀胱为津液之府,三焦为中渎之府61、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62、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诸阳之本63、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64、气为血帅,血为气母65、六腑以通为用66、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爪为筋之余67、脾为胃行其津液68、八脉丽于肝肾,冲脉丽于阳明69、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70、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71、五脏之伤,穷必及肾72、实则阳明,虚则太阴73、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7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75、肺为水之上源76、壮火食气,少火生气77、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78、气有余便是火79、形寒饮冷则伤肺,饮食劳倦则伤脾80、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81、胃不和则卧不安8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83、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84、聚于胃,关于肺85、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86、久痛入络87、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88、脏寒生满病89、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90、气伤痛,形伤肿91、怪病多痰92、治痿独取阳明93、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94、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95、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檠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96、气乱于卫,血逆于经97、脾胃虚则阴火升98、亢则害,承乃制99、金实不鸣,金破不鸣、二阳之病发心脾、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小儿纯阳、稚阴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多诊识脉,屡用达药、临病人问所便、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热深厥深,热微厥微、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腆胀、尝贵后贱名日脱营,尝富后贫名目失精、肝为女子先天、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治病必求于本、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开*门,洁净府,去菀陈荃、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诸病在脏,当随其所得而攻之、气化则精生,味和则形长.、甘温除大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上燥治气,下燥治血、补肾不如补脾,补脾不如补肾、邪气内陷,当逆流挽舟;津枯便秘,宜增水行舟、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脓成决以刀针、喉痈应放脓,喉痹当刺血,喉风倒其痰,喉蛾烙其核、疮疡初起宜消,脓成宜托,溃后宜补中药的对症下药一,防病治病谚语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蛇眠.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甘草外号叫国老,解*和药本领高.屋有七叶一枝花,*蛇不敢进我家.穿山甲,王不留,产妇服了奶长流.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轻松.二,预防疾病谚语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吃了马齿苋,到老无病患.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夏天常喝绿豆汤,防暑解*保安康.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不干不净,吃了得病.干干净净,吃了没病.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三,药名食疗歌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若要皮肤好,米粥加红枣.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若要肝功好,枸杞煮粥妙.血压高头昏,红萝卜粥灵.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口渴心烦躁,猕猴桃粥好.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若要补虚损,骨头与粥炖.四,食用功效歌盐醋防*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吃芹菜,降血压,萝卜消胀又化痰.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番茄补血美容颜,益智强身吃鸡蛋.润肺乌发食核桃,生津安神乌梅好.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白菊明目又平肝,*花泡茶把热散保肝护肝,何需花大银子?一个小小的红枣,功效却很强。红枣不仅营养非常丰富,而且还能保护肝脏。古有日食三枣,长生不老之说.在平时的养生中,善用红枣,对身体的帮助很大.(注:但本人亲见枣农在收枣的时候是趁未熟而摘下的,再用药水泡红的,所以请注意选别无污染红枣).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现代的药理学同时还发现,红枣能提高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有保护肝脏,增强体力的作用。这个发现和中医用红枣组方「养肝汤」来养肝排*的方法不谋而合。红枣归脾胃经,为什么说还能养肝?中医治疗肝病早就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古训.乙肝病机最重要的两个病证:脾肾阳虚,正气虚衰,大部分有些患者还有伴有寒湿阻脾。治疗乙肝,保养正气是第一位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是百病之根源。正气从哪来?一个是后天的,一个是先天的.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藏先天精气,脾运化水谷之气,构成了人体之”正气”.西医的“肝炎”治疗一味用"清热解*"的治法是不妥的,这是没有对症的观念,失去了中医的辨证灵*.如本来就脾肾阳虚之人,还在继续清热解*,大量使用苦寒之药,导致脾胃伤害得更深,胃气大伤,正气受损,杀人于无形之中.在《外经微言》肝木篇{少师曰:肝属木,木非水不养,故肾为肝之母也。肾衰则木不旺矣,是肝木之虚,皆肾水之涸也。然而肝木之虚,不全责肾水之衰者何故?岐伯曰:此肝木自郁也。木喜疏泄,遇风寒之邪,拂抑之事,肝辄气郁不舒。肝郁必下克脾胃,制土有力,则木气自伤,势必求济肾水,水生木而郁气未解,反助克土之横。土怒水助转来克水。肝不受肾之益,肾且得土之损,未有不受病者也。肾既病矣,自难滋肝木之枯,肝无水养,其郁更甚。郁甚而克土愈力。脾胃受伤气难转输,必求救于心火,心火因肝木之郁全不顾心,心失化源,何能生脾胃之土乎。于是怜土予之受伤,不敢咎肝母之过,逆反嗔肺金不制肝木,乃出其火而克肺,肺无土气之生,复有心火之克则肺金难以自存。听肝木之逆,无能相制矣。}.第一:肝属木,木非水不养,故肾为肝之母也.第二:肝郁必下克脾胃,制土有力,则木气自伤.----健脾益胃第三:此肝木自郁也.----疏肝养肝汤的作法:红枣七颗洗净,每颗以小刀划出直纹帮助养分溢出,然后用滚水两百八十西西加盖,浸泡八个小时以上,接着再加盖隔水蒸一个小时即成。在中药学里,红枣的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种:1﹒健脾益胃: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红枣七颗,或与*参、白朮共享,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红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疗饮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胀、呕吐等症状。2﹒补气养血:红枣为补养佳品,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红枣补养身体、滋润气血。3﹒养血安神:女性躁郁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宁等,用红枣和甘草、小麦同用甘麦大枣汤,可起到养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4﹒缓和药性:红枣常被用于药性剧烈的药方中,以减少烈性药的副作用,并保护正气。如:「十枣汤」中,用大枣缓解甘遂、大戟、芜花等泻药的*性,保护脾胃不受伤害。红枣是补气养血的圣品,同时又物美价廉,善用红枣即可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千年中医临床经典谚语条1、疔疮先出血,内*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腻热在肝胆,苔*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治病十去其六,中*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四季脾旺不受邪。
、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内侵膻中则为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