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茶圈关于普洱属不属于绿茶的话题讨论的极为激烈,安徽农大茶树生物学和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宛晓春教授团队牵头制定发布了《茶叶分类》国际标准,把普洱生茶归类于绿茶,把普洱熟茶归类于黑茶。云南省普洱茶协会最近也组织召开了题为《关于茶叶分类的意见及建议专题研讨会》予以回应,从与会者发布的相关内容来看,云南普洱茶圈普遍不认同普洱生茶属于绿茶的定义。
那普洱茶到底属于什么茶,作为一个非资深的正经茶科普博主,我也来说说我的浅见。
首先普洱在传统的六大茶类里面其实哪个类别都很难归属进去,因为生普和熟普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茶。现被广大茶友们所熟知的六大茶类分类标准,是根据上世纪70年代安徽农大陈椽教授《制茶学》里提出的把初制茶按照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的一种分类方式,是按照工艺来划分的,同样一片叶子杀青后干燥就是绿茶,杀青后闷*就是*茶,杀青后渥堆发酵就是黑茶,萎凋后干燥是白茶,萎凋后做青是乌龙茶,萎凋后发酵就是红茶。这种分类方式简单而易懂,算是现在茶叶分类方式里传播面和影响力最高的一种。
而普洱茶是一个按地域去命名的茶叶品种,好像也只有云南的茶被叫做普洱茶,没有谁说去福建、安徽或其它省份做一个茶叫普洱,哪怕你也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也用晒青工艺再压成饼。现在大家通常一说到普洱脑子里的第一反应还是专指云南茶。那普洱属于云南的什么茶呢?云南的景谷白茶,云南的滇红好像也不叫普洱,那大家概念里普洱就一个生普,一个熟普。从工艺层面来说,生普其实就是晒青绿茶然后通过蒸汽紧压成饼状或者其它形状,如果我们完全按照传统六大茶类分类标准来说,应该叫做晒青紧压型绿茶。而熟普从工艺上来说应该就属于黑茶,因为熟普是采用晒青绿茶为原料经过洒水渥堆发酵等工艺制成,渥堆发酵过程有微生物参与,让茶叶更快速的发生转化,使其口感变得醇厚,这个工艺其实和广西六堡茶、湖南安化黑茶没有本质的区别。
很显然如果还是按照制茶工艺来区隔,而不是根据原料和产地去划分的话,生普属于绿茶,熟普属于黑茶完全没有问题,这也是这次颁布的《茶叶分类》国际标准的定义。而云南普洱茶协会及普洱茶圈不认同这个说法,本质上还是采用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肯定也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按茶树种类分可以分为乔木茶和灌木茶,也可以分为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甚至也可以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等等。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吧,普洱属于什么茶好像也不重要,茶叶就是一款饮品,适口而珍,茶友们选茶叶也还是会以香气、滋味为依据。那哪些人会关心普洱茶属于什么茶呢?我个人觉得是以下两类人,第一类是普洱老茶收藏者或经营者,如果把普洱生茶归属于绿茶了担心其市场价值弱化,不能再被炒成天价了;第二类是部分云南普洱茶的品牌商,这部分茶商把普洱茶定义成了金融投资标的物,或是艺术收藏品,一直依靠讲故事、玩套路、诉情怀销售,如果普洱生茶被归属于绿茶,可能很多故事会讲不下去了。所有争议的本质还是利益,是《茶叶分类》国际标准触碰到了某些人的既得利益。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非常赞同安徽农大《茶叶分类》国际标准的颁布,它给中国茶叶市场做了一个标准的定义,现在国内茶叶市场太混乱了,动不动就是什么古树单株,什么皇帝贡茶,什么大师手作,不是9.9元包邮,就是8.8万一饼,各说各话,除了讲故事,就是玩套路。我国作为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但世界十大茶叶品牌竟无一是中国的,川宁、立顿没有天价茶,也不讲那些故事,它们一年可以销售几十上百亿美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觉得是对茶叶品种的坚守与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加工。
让喝茶回归茶,用科学做好茶,或许才是中国茶叶的未来。
欢迎评论区投留言讨论。整理码字不易,如果喜欢我的内容,烦请点赞、评论、收藏、转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