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气息越来越浓,进补又成了大家养生的重点~通常进补的方式有食补和药补,食补咱们说得很多了,今天就来聊一聊药补。
说到中药进补,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人参。其实,还有一味用途广泛又物美价廉的中药佳品,而且在补气、生血上丝毫不输人参,它就是——黄芪。
黄芪用途广,补气最给力
在价格上,黄芪只是人参的零头,而在养生作用上,黄芪却不容小觑:
1、补气最给力
黄芪味甘性温,补气最给力,具有补气固表、利尿的作用。就连李时珍都说黄芪是“补药之长”,有“补气诸药之最”的美誉。想要补气,可不能错过黄芪了~
养生推荐:赤豆黄芪龙枣汤
材料:赤小豆、黄芪各30克,龙眼肉15克,红枣10枚,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赤小豆加水毫升,武火烧开。将黄芪、龙眼肉和红枣小火煮半小时,加红糖,煮至糖融。去黄芪,喝汤吃赤小豆、龙眼肉和红枣。
适合脾气虚弱,中焦失运,表现为食欲减退、食后腹胀、倦怠乏力等症状的病人。
2、生血也在行
黄芪能大补肺脾之气,以资生血之源,是益气生血的良药。
尤其适合气血双亏的病人。气血双亏病人的脏腑失于濡养,导致心悸乏力、头晕目眩、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补血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而我们通常说的补血是西医的说法,针对是贫血。(贫血,指的是人体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下限。)
养生推荐:黄芪枸杞炖乌鸡
材料:黄芪30克,枸杞15克,乌鸡克左右,姜、精盐、味精、酱油适量。
做法:将黄芪、枸杞洗净装入鸡腹,用线扎好,放入沙锅中,加清水1毫升左右和姜,盖好沙锅,先用大火煮开,然后改用小火炖2小时左右,调味即成。
3、益气固表、预防感冒
黄芪对汗病也有一定的疗效,无论是时时汗出,动则尤甚的自汗,还是睡时汗出,醒来自止的盗汗。
药理学研究表明,这主要与黄芪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有关。
养生推荐:黄芪白术鸡肉汤
材料:黄芪15克,白术15克,鸡肉克,姜、葱、黄酒、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黄芪、白术同装入纱布袋中封口备用,再将黄母鸡按量切成小块,一起放入锅中同煮,大火烧开后用文火煮1小时。去药,再加调料,煮沸即可。
适用于自汗恶风、乏力、容易感冒、少气懒言等症状。
4、补肾强身
黄芪和一些药材搭配,还有益气温阳、补肾强身的作用。
养生推荐:黄芪猪肾汤
材料:黄芪50克、杜仲25克、续断25克,猪肾两个。
做法:把猪肾切成薄片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煮热;再将上述药物洗净后加入沙锅内,用大火煮沸15分钟,接着改用文火慢炖一小时左右,加入生姜三片、葱段少许,调味即可食用。
肾阳不足者冬春季节每周服食一次。
5、美容养颜
黄芪还有抗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
养生推荐:黄芪红枣茶
材料:黄芪15克,红枣4粒,水适量
做法:将红枣用温水泡发洗净后去核;将黄芪和红枣用清水浸泡20~30分钟;浸泡后放锅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饮用。
需提醒的是,这些药膳是作为一种辅助性食疗,如果有啥不舒服的,千万别耽搁,医院瞧瞧。
黄芪虽然好处多,但乱吃也伤身,在吃之前先要了解以下几点。
进补黄芪,注意3点
1、进补前,先做“皮试”
有些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导致身体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睡眠差、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
要防止“上火”,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先做“皮试。”
简单来说,就是在使用黄芪之前先服用党参试试,发现有效而没有不良反应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
2、循序渐进
进补黄芪也要依照循序渐进的方法,一般要由少量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看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这些症状,则应停用或重新配伍。
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不良反应,可增加用量。
3、这5类人不适合吃
身体干瘦结实的人、处于感冒的人和经期中的女性,不适合吃黄芪。
此外,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
市面上有些不良商贩为了逐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假冒伪劣药材比比皆是,接下来就教大家如何挑到优质的黄芪。
简单两招,挑到优质黄芪
1、辨真假
从外观来看,黄芪颜色呈淡棕色或黄色,圆锥形,上部粗、下部渐细,长20~厘米,表面有皱纹及横向皮孔,质坚韧。
从断面来看呈纤维状,显粉性,皮部黄色,木质部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品尝起来味微甜,嚼起来有豆腥味才是真品。
2、选产地
在正宗黄芪中,也有野生、人工栽培之分。
野生品除东北所产的三种关芪,即卜奎芪、宁古塔芪、正口芪品质较好外,最好的当数甘肃野生黄芪。黄芪由于现在野生品较少,在各省区均有人工栽培,在购买时,选择来自甘肃、东北产地的黄芪,品质相对更好。
说了这么多,大家有没有心动呀?想在冬天里补一补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黄芪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