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肉、大枣等等这些大家熟知的一类补血药,气血虚弱的人食之调补。家人或者朋友买了之后,都会忍不住安利给周围的亲朋好友!
但是有些体质的朋友,比如,痰湿的朋友就真的不适合服用。
究其原因,多与其味“甘”有关!
·图片来自包图网
甘者——能补、能和、能缓
我们先来看看,“甘”味药的作用。
甘味的药材一般具有“能补”、“能和”、“能缓”的作用。
“甘”味药——能补
“甘”味药有补虚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般我们常见的、能补虚的药材,多具有“甘”味。例如,大枣、龙眼肉、蜂蜜、人参、西洋参等等。
大枣药性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气虚、血虚的朋友可以吃点大枣来补虚。
中医认为正气充足,人体的抵御疾病的能力就强。
例如,“甘”味的大枣就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图片来自包图网
脾脏、胸腺都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相关动物研究表明,放疗后小鼠的脾脏、胸腺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外周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数以及骨髓有核细胞数减少,造血功能降低,小鼠免疫力下降;
新疆大枣汁增加小鼠外周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调节脾脏、胸腺脏器萎缩。
补中益气的大枣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甘”味药——能和
“甘”味药材能和中、调和药性,可调节脾胃不和、药性不和或者药性剧烈,缓和药物中的*性。
我们再说回大枣,“甘”味的大枣能调节药物作用的峻猛,又能调节药物*性。
例如,在十枣汤这个方子中,大枣既能缓和甘遂、京大戟、芫花的峻烈之性,保护胃气,又能缓和这三味药的*性。
再有,巴豆霜为有*的泻下药。
研究表明,大枣与巴豆霜配伍使用,在血清免疫指标、肠道损伤等方面呈现出部分减轻巴豆霜*性的作用,同时也起到缓和巴豆霜峻下逐水的猛烈药性的作用。
大枣既能调解部分中药的*性,又可缓和药性的剧烈。
再有,在很多方子中多会用到甘草,例如,桑菊饮、四君子汤等等,取甘草调和药性之用。
“甘”味药——能缓
指“甘”味药材可以缓急止痛,能够调节身体诸痛。
例如,甘草具有缓急止痛的作用,可以调节肝旺脾虚导致的脘腑挛急疼痛。
·图片来自包图网
“甘”者,补脾而缓肝
《*帝内经》记载:“甘先入脾”,甘味药材具补益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脾虚的时候就可以用点“甘”味药来补益脾虚。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甘”味药来缓肝急。《*帝内经》有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主疏泄,能调畅全身气机,然而,肝属木,有类似木一类的特征,喜欢生长、升发,舒畅条达,恶抑郁。所以,肝脏生病多表现为肝气疏散太过,气机上逆之症。肝气急,此时就可以用“甘”味药来缓“肝急”。
现在,“甘”味药材所具有的作用,大家是否多了解一点了呢?
·图片来自包图网
“甘”味的药材能补虚,前面知闲君有说,痰湿之人不适合服用。
为什么呢?
过食甘味以致脾病
“甘”味药材虽然能补虚。但过食甘味,补得太过也会令人中满,脘腹胀满日久以致脾病,脾不运化,则湿症内生。
像饴糖、蜂蜜等一类“甘”味的中药,就容易助湿壅中,湿阻中满的朋友就不适合服用。
因此,我们不宜长期、过度食用“甘”味的药材!
味过于甘,影响所盛之脏
《*帝内经》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又云:“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图片来自知闲君
在五行中,脾土克肾水。当过食甘味,以致脾气过盛,进而克制肾水。
心肾二脏常常互相帮忙,肾水能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心火下暖肾水,使肾水不寒。
明·张景岳《类经》云:“甘入脾,过于甘则滞缓上焦,故心气喘满。”
肾主骨,其华在发。肾调控人体骨骼的生长,头发的状态,荣、枯、长、落与肾气息息相关。
当过食甘味,肾水被脾土克制,影响心肾二脏,在上心气喘满,在下骨痛、发落。
甘勿施于“中满”、“肉病”
当痰湿、饮食积滞等原因阻碍脾胃运行,引起脘腹胀满。
脾胃中满,则堵不如疏,此时不宜用“甘”味的药材去补,这会让脾胃更加被“堵”住,这个时候要去疏通脾胃。
《景岳全书》记载:“甘勿施于中满”。明·李中梓言:“枣虽补中,然味过于甘,中满者忌之。”
·图片来自包图网
上面提到,过食甘味,以致中满,脾病内生;反过来,当有痰湿等中满症状时,也不宜食用“甘”味药材。
《*帝内经》云:“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甘入脾,使人中满,脾土旺盛,则运化不利,四肢得不到脾运化的营养物质,从而出现倦怠无力等症。
所以肉病勿多食“甘”味。
划重点:甘味药能补虚、能和中,可以调和药性,调节药物*性,还能缓急止痛。
甘味药材虽有诸多益处,大家也要辨证食用!当有虚损失时,我们可以用些“甘”味药来补益亏虚。
但是过食甘味,会带来中满、心气喘满、肾气不衡等症。故脾病、肉病、中满、痰湿之人多不适合服用“甘”味的药物!
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朱虎虎,康金森,玉苏甫·吐尔逊,等.新疆大枣汁对放疗小鼠血象、骨髓、胸腺及脾脏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40(14):-.
3李瑶.大枣补脾益胃功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4明·张景岳.景岳全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5赵春江,杨翔,韩知言,等.关于中药五味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中医,,39(3):-,.
文章:知闲君。
图片:来自包图网及知闲君。
文中图片均已注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