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大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第二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4
TUhjnbcbe - 2021/6/13 2:13:00

第条: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太阳病不可下,少阳病也不可下,太阳少阳并病同样不可下。大夫无知,给吃了泻药。下则虚其里,表邪外邪趁虚陷于里,造成结胸,心下硬疼。不但邪热结于上而为结胸,同时邪热也会陷于下而致下利不止。以致水浆不入,甚至烦躁不安。这是个厉害的病。张仲景没出方,就是告诉你太阳少阳并病不能吃泻药,吃泻药能够造成危笃重证,这病不好治。结胸证非攻不可,可又下痢不止,没法攻。治病就怕这样的,攻补两难,无以措手。治下利吧,上边堵着,治结胸吧,下边还在下利,所以也没出方。而且人又心烦不已,这不是好的现像,是危笃重证,难治!这条就是警戒,不要随便吃泻药。

第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脉浮而紧,这是邪在表,是太阳伤寒脉,依法当发汗,而反下之,这是误治。紧反入里,有的说这个紧当邪字讲,就是邪反乘下后之虚而陷于里,也可以说是浮紧之脉变为沉紧之脉,总之是邪入里而变为心下痞。轻者为痞,甚者是结胸。本来病不在阴而在阳,病发于阳,下之则成结胸,病发于阴,下之则成痞,就是脏结。

这个心下痞满的痞又作“否”,是个卦像。所谓“地气为升,天气为降,地天泰”,泰卦就是地在上,天在下,即上头是坤卦底是乾卦。这叫“天气得下交,地气得上升”。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交为雨,万物才能繁荣,所以这叫地天泰。如果天气不下降,地气不上升,上头是乾卦底是坤卦,这叫天地否,就是中间痞塞不通了。

古人是借用了这个卦像,说明痞就是上下不通,痞满。但是这个痞不是痞块,“按之自濡”,按着没有抵抗,所以说“但气痞耳”。气痞不是里有气,古人把无形体的东西都叫气,如天气、电气、勇气,气是无形体的东西,但它可以发挥作用,古人把这类无形的东西都叫气。所以气痞,不是这里面存住气了,而是说没有实质的东西。现在说就是有炎证,要用泻心汤。

第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芫花(熬),甘遂,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这个病开始是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这是葛根加半夏汤证。参见第32、33条,“太阳阳明合病,必下利,若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葛根汤是桂枝汤为基础,桂枝汤加麻*、葛根,桂枝汤治中风,所以开始就说太阳中风,和大青龙汤一样,大青龙汤以桂枝去芍药汤为基础,所以也说太阳中风。可是大青龙汤没有中风证候,脉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葛根汤也是恶风不汗出,所以在临床上遇到表证恶寒特别厉害,同时发烧,不是葛根汤证就是大青龙汤证。这两个方剂也好辨别,葛根汤证是项背强几几,大青龙汤证是烦躁,里热比较里突出。

桂枝证气上冲得厉害,葛根汤证就是由于气上冲,体液不向下走,处于上边所以项背特别强。由于这个证候里包含着桂枝证,所以古人管葛根汤证叫太阳中风。葛根汤,应该是太阳中风,头痛发热恶寒,同时有下利或呕逆,还有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在《金匮要略》里是指悬饮,就是心膜炎等这类的病。悬饮须攻,但这里讲的还有葛根加半夏汤证,头痛发热恶寒,脉浮又呕吐下利,同时有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这个悬饮内痛的征候,应该先解表,所以说表解者乃可攻之。

乃可攻之不是指下利呕逆,而是指吃过葛根加半夏汤,下利呕逆随着表证都解了,只是干呕短气。有水饮在里所以短气,由于汗出就不恶寒了,但表解里未和,十枣汤主之。乃可攻之应该放在“此表解里未和也”之后。

十枣汤是个峻下剂,泻下相当凶,芫花、甘遂、大戟,都是下水峻药,都有*。虽然用量轻,泻下能力却很强。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就是壮实的人可以用到一钱匕,约1克,羸人即瘦弱的人吃0.5克,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明天吃的药量稍稍加一点,吃一钱的吃一钱半,吃半钱的增加到一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这里的钱是指钱匕。

芫花、甘遂、大戟这三个药差不多,都是下水的药,放上大枣,妙不可言。古人方剂中用猛峻的药都用甘药调和,甜能补脾安胃。不用甘草是因为甘草不利水,用多了还能造成水肿。大枣能袪水,既能顾正又能佐制*药,同时也能袪水。枣要多用,药只是用几分就用十个肥大枣。这个方剂不但治悬饮这类病,凡是胸水都能治,实证的腹水也可以用。方后注说用一升半水可能有误,一升半水煮不下10个肥大枣,要多放水,枣也可多用一些,煮得烂熟,去掉皮核,用含枣肉的浓汤送服药末。每次少用一点,一点点试,得快利即止。

第条: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肤者,难治。今色微*,手足温者,易愈。

太阳病可以发汗,但发汗后遂发热恶寒。这说的是太阳中风证误用了麻*汤,重剂发汗就错了。“大汗淋漓,病必不除”。一看发汗不行,又给吃泻药,这就是乱治胡来。大汗后不好,得看证状。开始发热恶寒,汗后还发热恶寒,表还没解还当解表,但必须用桂枝汤,如果正虚可以用新加汤。又给吃泻药就造成表邪内陷,心下痞。“发汗虚其表,下之虚其里”,所以说“表里俱虚”,脉内营虚,脉外卫虚,“阴阳气并竭”,就是脉内、脉外的液体由于汗下失法丧失了,都虚竭了。“无阳则阴独”,古人把正气叫做阳,这里阴是指的邪气。无阳则阴独,正气没了,而邪气独存。大夫一看不行了,人也虚下来了,“又加烧针”。烧针也是发汗,本来就津液亡失而邪独留,用烧针再一次大汗,正愈虚邪愈盛,所以才胸烦。“胸烦”指的是心脏,阴阳气并竭,不足以养心,心烦而不安,到了危急状态。“面色青*”,*中搀杂铁青色,古人说是“木来克土了”,其实就是面无光泽,*而不润,暗中有青,这叫青*。“肤”就是肉跳,组织失去营养了,所以跳,虚的相当厉害,病就难治。

上面那个太阳少阳并病下之后,一方面心下硬,微结胸,一方面下利不止,也是个难治的病。今色微*,若微微有点*,尤其手心温者,胃气还在,手足温,也就是胃气还能达到四末,这还能治。

第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连泻心汤主之。

大*二两,*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臣亿等看详大**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连、*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

这里只是关脉浮有热,结在上面,结的不重,胃也不虚,所以心下痞按之濡,里面没有实的东西。大**连泻心汤主之。大*配苦寒药可泻热,所以叫泻心汤。心就是火,就是去火,下火的意思。大**连二味药量也不重,以麻沸汤二升渍之,就是用开水泡一下,须臾去滓,分二次温服。有人说生大*泻下不厉害,但相等分量生大*比熟大*厉害,且煎生大*比渍生大*更有力。渍就是泡一下即可把大*取出,下次再用,这不会大泻。

大**连泻心汤用的机会不多,一般都用大**连*芩三*剂,不只治心下痞,还治衄血,吐血,尤其是治衄血,百试百验,小儿衄血,都用此法。林亿等认为大**连泻心汤就是三*泻心汤,是从附子泻心汤推测的,只给大**连也行。但不如三*泻心汤好。大**连只去心胃之热,加上*芩兼去肝胆之热。现在临床上常用于治上消、肝阳上亢造成的高血压、眼底出血等。

大*、芒硝等药,配伍什么就是什么作用,如前面的大陷胸汤,配甘遂等下水的药,就下水,配苦寒的药就下火,配消食的药就消食,配厚朴、枳实就消胀满,所以大*、芒硝是一个驱动药。如大*橘皮汤能消食,因为橘皮是一个消食的药。用调胃承气汤配点陈皮消食也很好。

第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大*二两,*连一两,*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心下痞”按之濡,“而复恶寒、汗出者”,这个恶寒,不是表证,是阳虚,汗出是虚,与前头讲的“汗漏不止”情形一样。这里没有表证,只恶寒而不是发热,再汗出,这是虚衰的样子,所以用原来泻心汤解痞,加附子扶正。

有人说附子是回阳,治阳虚,这不全面。附子是能亢进机能的药,机能陈衰都好用,所以小便失禁可用,心衰等也可用。从通脉四逆汤就可以看出来,那是心衰得厉害,重用附子,只说能回阳不全面。这里虽有心下痞,但机能陈衰,故外面一味恶寒,同时汗出不已。汗出用附子是因皮肤失其收摄能力了,出现脱汗,虚的特别厉害,故在泻心汤加附子。所以附子泻心汤证是泻心汤证而陷于阴虚的证候。阴虚是指阴证的虚证,是正虚又是阴寒证的合称。

第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心下痞,也有是水饮造成的,本来由于泻下之后而心下痞,用泻心汤是对的。但服后痞不解,说明不是三*泻心汤证,用此方就不行了。其渴而燥烦,同时小便不利,用五苓散才对。由于身上有水饮,水代谢机能差,小便不利,饮多少水都不吸收,但组织缺乏营养,还是渴,所以渴而燥烦。因小便不利水不能吸收,把废水一去,新水就能吸收了,就不渴了。心下痞就是水在那里堵住了。由这一条可见,心下痞也得辨证,若渴、口燥烦、小便不利,要用五苓散。

此条所说的病,关键就是其人渴而口燥烦,喝了又不解渴,就需要仔细辨证。此人实际是身体缺水,但因水饮阻隔,喝了水也不能吸收入,又有小便不利,只有用五苓散驱饮利尿,才能解决缺水口渴的问题。

第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芩三两,半夏半升(洗),*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芩汤,去桂枝、术,加*连,并泻肝法。

伤寒依法当发汗,汗出后伤寒表证已解了,可是里面出了问题。但这并非发汗造成的。可能原来胃就不好,但不明显,大病之后就表现出来了。“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就是嗳气,“食臭”,是食物不消化的味道,“胁下有水气”,肠子里面有水,“腹中雷鸣”,水走肠间有声,且声大如雷,“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这个方是在半夏泻心汤中加生姜,干姜减量。此证嗳逆较明显,生姜配人参、甘草、大枣更能健胃,所以生姜加量。看起来与半夏泻心汤没什么区别,但如果有干嗳食臭用半夏泻心汤不行。此方常用于治胃肠炎。

要注意的是,用此方容易发生瞑眩。本来治呕吐下利的,吃此药后反倒吐得厉害,泻利无度,这不要怕,必好。此方袪水气的力量相当大,姜加重了,半夏、干姜皆温中袪水,半夏下气去饮。有大便溏缓利,同时有伤食吞酸的,用此方有良效。但有时有瞑眩反应,是发挥作用时出现一种特殊的状态。

第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四两(炙),*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这一段不仅说甘草泻心汤,同时给上面两个方剂和心下痞硬作说明。无论伤寒或中风,依法都应汗解,而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因服泻药,热邪内陷,而为协热痢。下利日几十次,谷不化,是因泻下造成的,不是胃不消化。“腹中雷鸣”,与半夏泻心汤证一样。“心下痞硬而满”,也是半夏泻心汤证的痞硬而满。因泻下伤了胃气,“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硬,病未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不是阳明病的热结于里。“但以胃中虚”,所以“客气上逆”。不但外邪因胃虚而入内,里面的水为客气,也往胃上壅。“逆于上”,故使硬满。甘草泻心汤主之。此方变化更小,只是把甘草增量,由三两变为四两。甘草主要缓急迫,这里心烦不得安,用甘草缓急迫。但此方治证也不只限于这个病,对口腔溃疡类的病也非有效。凡是胃肠炎类的病,久而不愈,用此三方如对证都有效。经常大便溏,不爱吃东西,恶心肚子叫,心下痞硬,都可用此三方。偏于下利,干嗳食臭的,用生姜泻心汤,不下利只呕,心下痞硬,腹中雷鸣用半夏泻心汤。

林亿的注可作参考,心下痞硬就是人参证,应加人参。

第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本来是太阳伤寒,治错了,当汗反服下药,虚其胃,所以下利不止,心下痞,这也是心下痞硬,又有协热利。服泻心汤已,指服甘草泻心汤病好了,不利了。但医生还以药下之,又利不止,再吃泻心汤也止不住了,又用理中汤,利益甚,这是由于一再用巴豆剂下之,使肠道滑脱不收。“理中者,理中焦”,治胃虚寒,“此利在下焦”,反复大下,使大肠失去收涩。在下焦应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这是收敛涩肠的办法。赤石脂系硅酸盐类矿物药,具有涩肠止血生肌敛疮作用。禹余粮为氢氧化物矿物药,有涩肠收敛止血作用,常用于治疗滑泄不止和肠炎。吃此药还不止,就是水谷不别了,当利小便。此时必有小便不利,一利小便就好了。

这说明由于误下,而造成利不止的病,在下焦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个是大肠滑而不收,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另一个是水谷不别,小便不利,就利尿。赤石脂禹余粮固涩力量相当强,久利滑脱不止可用,但下有热不是虚脱,如痢疾等此药不可用。便血的可用桃花汤。

牛哥杨思远

喜欢就打个赏呗??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