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文化核心的核心
宋*庭坚草书《诸上座帖》局部点击下面声波图标听语音多次被贬,*庭坚在苦难中借山水的灵气顿悟书法,开创了新的路径。朋友们,大家好!听段子,学书法,我们继续说《书家段子》。今天说《*庭坚不幸行草书大成》。
上文说道,苏东坡的书法影响了全社会,最突出的效果体现在*庭坚身上。*庭坚谋求的不是全盘继承,而是一种超越。难道他能超越了“文星”?且听我一一道来。话说*庭坚自幼聪明过人,被认为是“千里之才”。但走上艰难的仕途之后,作为地方小吏,他也感觉到郁郁不欢,就写了两首诗,投给仰慕的苏轼。苏轼和诗两首,大加鼓励,于是二人就结下了情谊。也正是因此,*庭坚最终被卷入了新旧*争的漩涡。*庭坚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是他在主持编写《神宗实录》时,那时候在苏轼的身边,“苏门四学士”为主的朋友圈经常聚会。酒酣耳热之后,谈诗论画评书,堪称是极乐时光。历史上有三次最著名的雅集,第一次是王羲之主持的兰亭雅集,第二次被称为西园雅集。苏轼发起,*庭坚等苏门学士们为主的雅集,雅集的场景被当时的著名画家做成了一幅图,叫《西园雅集图》。正是在此次雅集中,滑稽多智的*庭坚和苏轼互开了一个书法玩笑。苏轼说*的书法如“死蛇缠树”,*庭坚说苏的书法是“石压蛤蟆”。这种以书会友的快乐幽默的生活,在*庭坚一生非常稀有而又短暂。不久,新*认为*庭坚编的《神宗实录》里面污蔑先帝,*庭坚于是无奈被贬。好在他儒释道结合的人生观,沉着幽默,又有着一种孤芳自赏,所以就恰好在荒凉僻远的山沟里写诗,练书法,顽强的生活下来。但迫害没有尽头,刚有转机,又被改派,直到最后*庭坚被剥夺了一切的生活资源,连寺庙都不让住。这位61岁的书法家、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就在城头的破戍楼里结束了生命。戍楼就是边防的了望楼。坎坷的仕途是*庭坚人生的不幸,但却成就了他的书法。苏轼这位良师益友以及苏门诸位学士的切磋交流,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庭坚书法初学的是周越,后来就转而学苏轼。在几十年险恶的*治形势之下,书法成为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他是楷行草诸体兼善,草书尤其精妙。第一次被贬,在四川涪陵看见了怀素的《自叙帖》,他就借回家中日夜临摹,顿悟了笔法,再加上途中奇险大自然的震撼启发,*庭坚的草书突飞猛进,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廉颇蔺相如列传》,《诸上座帖》,《李白忆旧游诗卷》等佳作。第二次被贬的途中,他又见到了颜真卿的摩崖作品《大唐中兴颂》,感慨万千,受益匪浅。宋*庭坚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局部
另外对*庭坚书法有极大影响的还包括《瘗(yì)鹤铭》、《石门铭》、《石鼓文》等。在苏轼带领下的尚意书风,*庭坚是最突出的实践者,他主张“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广泛的学习古人的书法。在此基础上,他最终创造了自己的新书体。*庭坚楷行书的最大创新在于中宫收紧,长臂四展,如长枪大戟一般,形成一种新的字体结构。这方面直接影响来自于《瘗鹤铭》,*庭坚当时把《瘗鹤铭》当做了王羲之的作品,所以他自己的理解是沿着王羲之的书风有所发展,而这种发展就突破了晋唐以来楷行书“四面停匀”的方正外形。*庭坚草书的创新在于他极度延长一些笔画线条,用这种夸张的线条来抒情达意,这正是他追求的字中有笔的审美理想,而同时压缩了一些点侧和短画,使之成为一个个的点,与那些极长的笔画形成了调节呼应,这正体现了尚意书风,将实用艺术的书法推向纯艺术化的重要倾向。*庭坚给我们的启迪在于:投入真情性和真功夫,然后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前人的经验,山水自然的灵气,人生沧桑经历这一切所激发的能量,一定会帮我们照亮书法的前路。正当*庭坚用书法表现着人生的苦难和内心的定力之时,另一个人却在锦衣玉食中疯狂的苦苦煎熬,他也在寻求一种巨大的突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听段子,学书法,我们下次再见!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