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坚的雅俗观及其书法风格的形成
张传旭
––
雅与俗,是文学艺术中一对不断发生对立转化关系的概念。它们俩就像生活中的一对欢喜冤家,大家都趋雅避俗,唯恐与俗字沾边,但当大家的雅都扎到了一堆,雅变成了时髦、时尚、大流行的时候,这雅的东西便又显得俗气了。而人们很少顾及的大俗的东西,又变得不俗了。他们二者之间有着扯不清、斩不断的对立转化关系。就书法来讲,当人们看惯了赵、董一路的雅书,便觉得腻,俗。猛然看到北朝粗头乱服的碑刻,或看到傅山、张瑞图的丑书,便觉得生猛麻辣,不俗的很。但当丑书成了书坛的时尚,成了一股潮流,便又成了俗书。随着时代的推移,雅俗会发生逆转,而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会对雅俗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
近代的书法家和研究者因为与*庭坚所处时代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庭坚的书法的认识,而产生了雅与俗的错位,造成了对*庭坚书法研究的一些误读。譬如,当代有不少书家对*庭坚的代表作品中由抖擞、振颤、一波三折的笔法而形成的奇崛生涩的风格,认为是他早期取法低下所染上的俗气,而那些笔法平顺,字势平实,章法妥帖的作品,是他晚年经过努力摆脱了早年俗气的雅作,书卷气十足。其实,这种判断,与*庭坚一生的书法发展过程完全相反。人们认为他晚期的雅作,正是*庭坚早期的作品,是*庭坚所认为的非常俗气的作品,而人们认为他所没有摆脱掉某些俗气的代表作,正是他所追求的目标,他所追求的正是笔法的提按顿挫,风格的奇崛生涩与艺术个性的张扬醒目,这正是*庭坚心目中的不俗,韵味与雅致。
这一切误读的结果,大都源自于对*庭坚下面这段话断章取义的理解,特别是对“抖擞”一词的误读。
予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
(*庭坚《书草老杜诗后与*斌老》《山谷题跋》卷七)
在这段话中,*庭坚说他学草书三十年,入手以周越为师,结果染上了毛病,致使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抖擞”。在许多研究*庭坚的书法史、论著作中,把“抖擞”一词直观地与*庭坚强调提按、一波三折的笔法联系起来,把“抖擞”解释为“振颤”、“战掣”,甚至有的理解为“颤抖”、“哆嗦”,认为是一种为“追求涩劲的错误笔法”,而这种“错误的笔法”正是受了周越的影响而染上的“俗气”,直到*庭坚晚年都难以摆脱。
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是对*庭坚的误读。
首先,从周越现存的小楷墨迹《王著千字文跋》和草书《怀素律公帖跋》、《贺秘监赋》等作品中,字势平实,章法妥帖,笔法平顺,丝毫看不出周越在用笔上有什么“振颤”、“战掣”或者“哆嗦”、“颤抖”的痕迹,更别说是像*庭坚那样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笔法。启功先生在跋周越的《怀素律公帖跋》中说:“*庭坚少时曾学越书,后颇不足于少作。世遂耳食以议周氏书风,实皆未见其迹也。”显然,认为*庭坚用笔上的习气来源于周越是缺乏事实上的根据的。
而且从*庭坚的同代人对周越书法的评价看,周越的字也绝无“哆嗦”或“颤抖”的习气。*庭坚评周越的字,常用“病韵”二字,如《跋周子发(周越)帖》中评论是“劲而病韵”,“子发临书殊劲,但并使古人病韵耳。”如结合*庭坚的其它书论来看,这里的“病韵”也即*庭坚心目中的“俗”。朱长文《墨池编》把周越书法列入能品,米芾《海岳书评》中对周越书法评价亦不低,但都没有提到什么“哆嗦”“颤抖”的字眼。
其次,我们从*庭坚书风的演变来看,也与上面对*庭坚的理解正相反,在他早期的书法作品中,基本上见不到这种过分强调提按的笔法与“振颤”的习气,或许偶尔有所流露,但并不明显。如《王长者墓志铭稿》,书于元祐元年(),用笔秀润妩媚,少有顿挫。而随着*庭坚书风的发展,这种“振颤”的习气才逐渐显露出来,《华严疏》,书于元祐五年()左右,则有意伸长某些笔画,而且注意了用笔的提按,*庭坚个人大开大合的风格已初露端倪。至*庭坚晚年(*庭坚卒于崇宁四年()),个人风格完全成熟,长枪大戟的笔画,中收外放的结体,尤其是提按顿挫的笔法,成为他个性书风的鲜明标志。这些特点在他的代表作《跋东坡书寒食诗》(书于元符三年())中,得到充分地体现。《经伏波神祠诗》书于建中靖国元年(),把这种笔法发展到极至,过分夸张的提按,长画的伸手挂脚,不能不说是带有某些习气。
这种笔法的演进,在他的草书作品中,也体现出同样的嬗变轨迹。《廉颇蔺相如列传》,书于绍圣二年()左右,属于他学习探索期的作品,用笔稚嫩,风格妩媚,与*庭坚后期成熟的作品,相去甚远。《刘禹锡竹枝词》大致书于绍圣后期至元符年间,显示了*庭坚出众的熔铸能力,把旭、素、颜、杨融为一炉,沉雄的笔力,曲铁般的线条,醒目的点法,尤其在用笔的顿挫与线条的穿插上,个性特点已比较明显,但与后面老辣生涩的行书跋尾相比,还是显得平和而中庸。《诸上座帖》书于元符三年()左右,《李白忆旧游诗卷》书于崇宁三年()左右,都是他晚年的作品,就其作品的水平来看,无疑是*庭坚草书的代表作,在自如的使转中处处强调提按顿挫,线条老辣生涩,章法上打破传统大草—泻直下的流动感,当连反断、实断似连,在时间感上形成一种阻断的涩势。个性的过分张扬,也明显地带来一些习气。
从以上*庭坚的作品,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庭坚笔法与书风的特点是逐渐成熟的,他“振颤”、“抖动”的笔法越到晚年越成熟,由此形成的个性风格,越到晚年越突出,而在*庭坚早期的作品中,是难以见到的。与周越的作品对比,*庭坚成熟的笔法与书风特点并不见于周越的作品。
“抖擞”一词,按我们通常的理解,常用的义项有抖动、振作、奋发等,但这些义项或者不是“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的原义,或与*庭坚书风演变的实际不合。如果我们对“抖擞”一词进行一次“考古”的话,会发现它在中古时期有一个最常用的义项:头陀。头陀是梵语,汉语译成抖擞,为滌除宿垢之义。“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之“抖擞”,用的正是此义。*庭坚书写的《头陀赞》,开头即是“梵语头陀,华言抖擞。净一真心,振三*垢。”,正可以作为注脚,这里抖擞正是“净”、“振”之义,“振”:除也,弃也。如《左传·昭公十八年》“祓禳于四方,振除火灾”,注“振,弃也。”。而且抖擞在作这一义项用的时候,往往用作及物动词,后接名词“尘埃”,作抖擞的宾语。例如:
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王维《游化感寺》,《全唐诗》卷)
尘劳期抖擞,陟降聊俯偻。(权德舆《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全唐诗》卷)
抖擞尘埃衣,谒师见真宗。(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全唐诗》卷)
恐污清泠波,尘缨先抖擞。(白居易《泛春池》《全唐诗》卷)
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抖擞旧尘埃。(苏轼《子由在筠作东轩记》《苏轼诗集》卷23)。
如果结合*庭坚一生与众多禅师交往的实际情况和他对佛经深入研习的背景来看,“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的“抖擞”一词的意义,正由头陀之义而来。而且,动宾搭配的句型都也一致,“抖擞尘埃”—“抖擞俗气”。“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是说*庭坚二十年摆脱不掉学习周越书法所染上的“俗气”,这里的“俗气”即“尘埃气”。
而且,*庭坚在另一则题跋中也非常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抖擞”的确切含义:
钱穆父、苏子瞻皆病予草书多俗笔,盖予少时学周膳部书,初不自寤,以故久不作草。数年来犹觉湔祓尘埃气未尽,故不欲为人书。①
“数年来犹觉湔祓尘埃气未尽”与“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意义、句型完全一致,“抖擞”,“湔祓”也,“湔”,洗涤;“祓”:除垢。湔祓,涤除宿垢。“俗气”,“尘埃气”也。*庭坚的书论中“俗气”与“尘埃气”常换用:“见杨少师书,然后知徐、沈有尘埃气。”。
既知抖擞的确切含义,那么*庭坚学周越所染上的毛病,自然不是什么“错误的笔法”或“习气”,而是*庭坚竭力涤除的“俗气”。因为“俗”是*庭坚一生所最忌讳的:“余尝言,士大夫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庭坚《书缯卷后》《豫章*先生文集》卷二十九)
那么,*庭坚所谓的“俗”,在他书法中的表现究竟是什么呢?
往时王定国道余书不工,书工不工是不足计较事,然余未尝心服。由今日观之,定国之言诚不谬。盖用笔不知禽纵,故字中无笔耳。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②
由此可知,他所谓的“俗”,正是宋代初年的流行书风,周越的书法也可以看作是这种流行书风的代表,是俗书的代表,在*庭坚看来,即笔法上“不知用笔”,具体说来就是“用笔不知禽纵”、“不知起倒”。字中无笔,便没有眼。他常常把“用笔”与“有眼”联系在一起,“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这句话几乎成了*庭坚的“口头禅”:
余尝评西台书,所谓字中有笔者也。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他人闻之瞠若也,惟苏子瞻一闻便欣然耳。③
*庭坚诗学杜甫,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拾遗句中有眼”。“有眼”成了他评价诗、书、禅的一个重要标准。禅宗所谓的眼,指他们所参的话头与所斗的机锋中最警策之处,是最值得玩味参悟的那一点,他们可因此而悟道。
*庭坚自己认为在黔南时书法尚“意到笔不到”,显然,在他看来都是“字中无眼”。但到戎州后,悟“荡桨拨棹”之法,“辄能用笔”:
山谷在黔中时,字多随意曲折,意到笔不到。及来僰道,舟中观长年荡浆,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能用笔。④
*庭坚一波三折、个性鲜明的笔法,是由“观荡浆、拨棹”而悟得,这正是*庭坚内心的得意之处,是他风格成熟的表现。
那么他所谓的“眼”,体现在书法上,即在用笔上强调提按顿挫,夸张的提按,顿挫的强调,形成了战掣涩劲的线条;结构上加强开合的对比,中宫紧收,突出主笔,字势欹侧,长枪大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庭坚晚年的作品,那雄健的笔力,豪迈的气魄,鲜明的个性,直可雄视百代。因为有了这样一支点睛之笔,“挂树的死蛇”终于变成了矫健的飞龙。
由此看来,*庭坚“振颤”、“战掣”的笔法也好,习气也好,在他看来并非什么“错误的笔法”,也非受周越的影响而染上的俗气,而正是*庭坚通过不断的学习古人、感悟生活,摆脱了周越的俗气之后,最后才达到的目标。这正是他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庭坚晚年将自己与怀素相提并论,以宋代草书第一人自许的心态,也证明了这一点:
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耳,不知与蝌蚪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惟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耳。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其余碌碌耳。⑤
书尾小字,唯余与永州醉僧能之,若亚栖辈见当羞死。……此草字他日上天玉楼中乃可再得尔。⑥
注释:
①*庭坚《跋与徐德修草书后》《豫章*先生文集》卷二十九。
②*庭坚《自评元祐间字》,《山谷题跋》卷五。
③*庭坚《题李西台书》,《别集》卷十。
④*庭坚《跋唐道人编余草稿》,《山谷题跋》卷九。
⑤《跋赠元师此君轩诗》,《文集》卷十一。
⑥《李致尧乞书书卷后》,《文集》卷十一。
张传旭|山东莒南人。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年获书法专业硕士学位,年获博士学位,从师于欧阳中石教授。年,进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羲之研究所所长。在《文艺研究》、《书法研究》、《求索》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编、编写各类书法教材40余种。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集《青李集》、《清风徐来》。
主编:刘彭
合作邮箱:luyangshuo
so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