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脉虽沉紧”,这个“紧”字错了,这个“紧”字是个“细”,“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它是冲着上边来的,上边没有紧脉,应该是“脉虽沉细,不得为少阴病。”
这一段很不好懂。
伤寒五六日的时候,“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这么一种症候。“头汗出,微恶寒”,还是有表不解的情况。“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心下满口不欲食”还是柴胡证,这是半表半里的一种情况。“大便硬”呢?这是里有所结。
“脉细者”这个病挺错综,既有表不解的情形,但是表很轻了。也有半表半里,这个证候不很明了,没提出胸胁(苦满)只是心下满,还是偏于里。
“口不欲食”,这象柴胡证,象少阳病。“大便硬”这说明是里边有实了。但是脉不大,“脉细”,所以叫“阳微结”,阳微结就是阳证的微结证,就是阳明微结。这与上边这一条(第条)“胸胁满微结”有关系。
(编者按:对比胡老在后面条中,曾回顾条:咱们前面讲那个“阳微结”那段(条)不也讲了吗,“手足冷”,那也就是微厥,那是柴胡证,里头有热,热往上亢,也常常有厥的发生)
阳证的微结,与阴寒(内结的差异是什么呢?)上边(第条)有寒实结胸,寒实也结。那么根据这个证候:手足又冷,又微恶寒,即恶寒而手足厥冷,这一种大便硬有寒实结的情况。底下分析,他说要是真正阴证的那一种寒实结,不应该有头汗出,(头汗出)还是热往上冲的一种表现,(本条)这肯定是阳微结(而不是纯阴结)。
“必有表复有里也”,整个结于里则没有表证。那么微结,太阳病还没罢,一定有表而又有里。那么他就分析上边了:这个“微恶寒”正是表不解,底下这个(症状: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沉细,今头汗出)呢?大致都属于里边的病。尤其汗出是阳微证的种明确的反映。汗出,尤其头出汗,都是热往上冲的种反映。那么“假令纯阴结”,阴寒的内结那种证候,他不得复有汗出这个外证。“悉人在里”呀,外边不会现热象的。
“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就上边的证候说,仍然半有表证、半有里证的这么种情况。
“虽脉沉细”,这个(脉虽沉紧)“为紧”不对,“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那么(本条)这个,是微结于里,脉沉,“虽脉沉细”,这也不是少阴病传里而为太阴病那种情况(编者按:此处胡老所云少阴病乃指表阴病;所云太阴病乃指里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阴证没有外边有汗的这种情况。阳明病法多汗了,头汗出这也是热象。“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少阴没有头汗出的这么种症候。
那么上面呢,既有表又有里,就是我方才说的“口不欲食”,有些是柴胡证,所以“可与”小柴胡汤,搁个“可与”,当然还让你斟酌了。
小柴胡汤这个方药,后头有,也能通大便。柴胡这个药对疏泄胸胁这个部位很起作用,它不是升提(作用),咱们后世注家都给柴胡弄个升提作用,它不是升握(作用),它就起疏泄作用。在瘀血证我们常常用小柴胡汤,尤其大便干,后头有那么一节儿(第条)“上焦得通,津液得下”。那么这个(小柴胡汤证),结于胸胁这个地方,也就是热与津液都结于上头,不往下行。那么吃小柴胡汤,上焦得通了,津液下去,胃也就和,所以它(小柴胡汤)也能够对“微结证”起作用。
那么如果吃了小柴胡汤而“不了了者”,大便还硬,(也就是说)上边这些证候虽然减轻而不了了,不是整个去了,那么这个时候“得屎而解”,你在小柴胡汤里头加大*也可以,再不然你稍稍与调胃承气汤也可以,他也没指出来(具体用方用药)。总而言之,在仲景这个书种活动(灵活)口气,全是让你临证要更加细致地辨证。
这一段(很多注家)也都是给搞错了,主要的(内容其实是)他上边(条)提出来“胸胁满微结”的微结这两个字,他怕你搞不清楚,他搁这么一段(条)。
那么这个“微结”的时候,一般用柴胡汤可以解决的。但是结的甚,那柴胡剂就不行了,起码要搁大柴胡汤了。要没有柴胡证,干脆柴胡也不能用。所以柴胡也不是万灵的药,没有柴胡证用这是有害无益,所以还是要辨证。
你们研究(中医或伤寒论)这东西,应该自己也动脑子,我们把太阳病(篇)讲完了,我给你们做个总结。动什么脑子呢?你们看这些问题,比如说结胸证,它与太阳病有没有关系呢?它是没有关系的。他这个书啊,徐灵胎说得相当好,都是应机制变。(我认为)太阳病(篇)如果只是讲太阳病则很容易了。你要回头想想,你看这个书上,太阳病以发汗为主的,就是发汗就好嘛!
发汗的方法,根据辨证来说,有两类方剂,一个是无汗,麻*汤;一个有汗,桂枝汤。可是无汗的变化也挺多,有汗的变化也挺多。那么,麻*汤有很多的加减方子,在这个书里有这么几种,麻*汤、葛根汤、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等都是,还有刚才讲的发汗的文蛤汤。桂枝汤也有些变方: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獨漆龙骨牡蛎汤,再有桂枝甘草汤加减,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就是这些东西。
所以这是与太阳病直接有关系的方剂,另外(其他)这些都不是!太阳篇是(伤寒论)全书精神的贯穿的一章,可是太阳病讲发汗了,有不可发汗的你也要知道啊。他给你讲了发汗的禁忌。发汗不得法,影响很多的问题发生,你也得知道。他也讲,在太阳病阶段,有些治误,也有些其他的疾病并发,你能说不管吗?讲(徐灵胎所云)应机制变。所以,徐灵胎说得最好。
太阳篇及其他各篇都一样,不是循经发病,这个(特点)徐灵胎都看出来了,所谓循经发病,就是太阳经发病,没这个事儿!不是讲的太阳经发病,太阳病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呢?古人说风啊、说寒啊,这都不一定对。我们现在说提高中医理论,为什么要提高中医理论?就是(有个别的)中医理论不高,你可知道,甚至于不对。所以,我们要提高它(中医理论水平),你提高得在(掌握)基础上提高,起码(知道中医辨证的)规律是什么。像我们刚才讲的太阳病,在空间就有太阳病,你可知道。这是肯定的,而且太阳病有两个病型,一个中风,一个伤寒,这也肯定的,你在临床上就瞅这个嘛:是中风吗?是伤寒吗?这个你要好好研究,所以我们研究太阳病这是最要紧的,太阳病究其实是个什么?通过这个症候,我们现在要有脑子,有个认识。所以我们想法提高中医理论。古人这个(个别错误)说法,是不是说中医就要不得了?不是的!这种规律是自然科学,那是中医通过实践发现出来的。西医当然是近代进步医学了,可是西医治病就没发现太阳病,你可知道。中医是个宝贵的东西啊。中医的太阳病是个什么呢?就是咱们开始的时候研究的,它是万有疾病的共同反映。无论什么病(具体病的症状),常常反映为太阳病(证型),尤其初得的时候。你就根据太阳病治,就能治好这个病。这是个什么东西啊?归根到底是疾病发展的般规律,疾病万变,有一般的规律反映。中医就掌握这一点,就能治一般的疾病。这个东西很妙啊。西医进步来进步去,对临床实质的东西不(能说全部)掌握。在一般的规律之上而来治一般的疾病,在西医上还没拿到临床日常上来。西医是进步的,但这一点(一般规律)它没掌握。中医它有这套东西啊。所以我们要搞新医药学派,西医要是也能辨证,也能在疾病发展一般规律上而来掌握治疗,那了不得了。那我认为世界临床医学可以迈大步了。那不光是中医的(发展)问题了。所以,我们提出来要提高中医理论,得知道哪个地方(中医水平)不高啊。现在可怜的是这一点。中医也不知道哪个地方高,哪个地方不高。这就成问题了。本来是高的地方自己说不上来。所以,这个伤寒论你们也费费脑子,咱们讨论嘛。到太阳篇(结束的时候)我们做一个总结。六经都讲完了,整个做个总结,把伤寒论就掌握了。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编者按:本条讲完后,即是春节。春节期间暂停讲课,等春节之后第一次讲课,胡老又把本条重复讲述了一遍)。
(回头再复习一下本条内容:“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沉细”。“头汗出,微恶寒”,有表不解;“心下满口不欲食”,有半表半里柴胡证)那么“大便硬,心下满”,又有里。
这个病要搁到我们临床上冷丁一看,很难辨啊。
“微恶寒,手足冷,脉又细”,假设在临床上遇着这个病,你想不到用柴胡汤,是不是?那么为什么可与柴胡汤呢?你们好好看一看,主要是“口不欲食”。
前面(第条)不说过吗,“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一个病主要几个你(症状)得分析。他(仲景)这个书,就是这样子,不像咱们现在(所常讲)辨证:这儿虚,那儿虚了,瞎扯一大顿。仲景最终极的辨证是方证。就是“哪一个方子适应”的意思。
这个“口不欲食”,就是“默默不欲饮食”的意思,就是小柴胡汤证。那么当然也有表也有里。少阳病又忌汗又忌泻,所以要是有柴胡证,他说既有表复有里,当然用小柴胡汤是最合适,但是他也搁个“可”,可与小柴胡汤,没说小柴胡汤主之。道理在哪儿呢?这个(条文)的证候也不全备。不是柴胡汤证具,不是那么全备。
由于这一段(可证明),我们在临床上常遇着这个事儿,病人是表里错综,他不爱吃东西,严重的感冒也常有这个情形。但是脉细,脉弦、脉细,这个都近乎柴胡剂,可不是太明确,只搁个“口不欲食”。上次我讲本条也比较简略,“口不欲食”(其实有多种情况),第一个是柴胡证是口不欲食,默默不欲食,所以也就是昏昏然,不愿意吃东西,精神不好。(第二个是阳明内结太甚。)那么在阳明病里头,咱们还没研究(很快就要讲到),在阳明病里头有热,热结于里。里头有热,他嗜食,他说阳明病“能食者为中风”。但是,要是内里头结得相当厉害了,他就不能吃。
那么在这一个(条文,是否为阳明内结太甚呢?)假设真结得厉害,他就不是仅头汗出了。阳明病法多汗,身上那是不断汗出,蒸蒸汗出。那么结得厉害,小便也数,手也出汗,甚至于谵语。这些(阳明内结太甚的症状)都没有,所以“阳微结”,结得非常轻。那么可见“口不欲食”与阳明病无关,它是少阳病的问题。所以他用“可与”小柴胡汤。
我对于柴胡的认识,(与)这一段很有关系。它(柴胡)是有一种疏泄的作用。咱们现在都说疏肝,它不光疏,它也有缓下的作用。后头面阳明篇也有(讲到),所以胸胁满而大便要是不通,与小柴胡汤。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第条),小柴胡汤可以治“胃不和”,咱们开始讲小柴胡汤的时候就讲了:小柴胡汤既是解热剂,也起健胃安中作用,方中有人参嘛。但是,(本方中)柴胡是大量用,柴胡这个药有些疏泄,也能通大便。所以《本经》上说是“推陈致新”。
如果上有些热结,他只是心下满嘛,这都是上边。对于胸膈这个地方有所结滞,柴胡剂都起作用,所以小柴胡汤证证胸胁苦满。小柴胡汤能通上焦,上焦这一块儿有所结滞的津液不下,所以吃柴胡汤,津液能够下得去,所以大便也通。由这一段咱们也能看出小柴胡汤也有通大便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治感冒,日久不了了这种情形咱们能遇着的,不爱吃东西,试验体温还挺高。那么这个时候,既有表、里,也有半表半里证柴胡证,那你不能够发汗、泻下,不能用汗法、下法。
这段,在临床上很重要,我们要是遇着这一种病,你看看,脑袋出汗,恶寒很轻了,微恶寒,而且手足冷。容易看成咱们现在说的阳虚啊!但是在底下又有“大便硬,大便燥结”,所以你得全面看问题。这个病冷丁看很不好措手(采取措施治疗)。那么他说可与柴胡汤,那么实在不好了“得屎而解”。
“得屎而解”这里头也是挺含蓄的话。就让你临证适应用药了,也可以用小柴胡汤加点儿大*,或者小柴胡汤加芒硝,或者用调胃承气汤,小小地用,得屎而解。所以这一段都很重要很重要,我记得上次我讲的这条没这么详细解释。
我们看出张仲景辨证不但辨六经,辨六经是辨六个类型了,同时他无一不在八纲上下手,你看看就是“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不像咱们现在这个(教材常用脏腑)辨证。
所以读他这个书,搞出来很多的不同门派,读书人各有所见。你看他这个书不是(教材常用脏腑辨证),他样样排除。他肯定这是个“阳微结”,他从“大便硬,心下满”来看问题的。那么,也就是“微恶寒”不是阴证,这是表不解。“手足冷”呢,是由于胃虛(编者按:卫虚还是胃虚,编者曾经存疑,后读到胡老后一条所讲,则知道肯定是胃虚)即津液虚,不达于四末,手脚就凉,这也不是特殊的陈寒。“头汗出”呢?热亢于上。他就是辨的“寒、热、虚、实、表、里”。
在六经上还是既有表,也有里,还有柴胡证就是少阳半表半里,都有。那么,如果都有的话,表、里、半表半里,他从“中”治,这是对的。由于少阳病忌汗、忌下,用柴胡汤是非常的好。他搁个“可”,因为这个证不太俱备。所以他用字非常有分寸的。他说“主之”,那是毫无可疑。那么这一个(可与),让你在临床上还要细辨。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汤者,方用前第二法。
“伤寒五六日”,这都是去表内传的时候,起码要传少阳的时候多了。“呕而发热者”,柴胡汤的适应证这方面都得多看。前边讲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是柴胡四症,四个主要的症候。后来又说了,“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我们上面看的“口不欲食”也是一证。这个(条文的)“呕”也是一证,发热不是柴胡汤的(特质),柴胡汤证是往来寒热,可是(本条为)“呕而发热”,柴胡汤是个解热剂,那是柴胡汤证毫无问题。
所以“一证便是”也得看全面的问题。我们对于柴胡汤的应用,在这些段落非得熟不可。假如我们在临床上(所见)只是呕,那不是柴胡证。只是呕,小半夏汤证,内里有停饮,可以用小半夏,就是半夏、生姜。如果呕而头痛,这类是吴茱萸(汤)证。
“呕而发热”是少阳病,少阳病是阳性热病,那是小柴胡汤证,这个地方非搞清楚不可,这个(条文所述情况)与小柴胡汤就对了。但是“以他药下之”是误治,那么下之后,有的时候病就变,那另当别论了。如果“柴胡证仍在者”,未因误下(而生)变证,而且还是有柴胡证,那还可与柴胡汤。虽然误下之后,这个治法(与小柴胡汤)也不为逆,也是对的。
那么服(小柴胡汤)之后呢?“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这句话也不是说小柴胡汤是发汗剂。这个前面咱们讲了,蒸蒸而振,这个人先感觉蒸蒸发热,然后打振颤,就跟战汗的前驱症就这样子,先蒸蒸然、发热,后来战栗恶寒叫“蒸蒸而振”,随后就出现大汗,病就解了。这说明什么呢?这是瞑眩状态。他要是不吃泻药,开始“呕而发热”(就)与小柴胡汤(是)不会有这个情形的。由于泻后虚,人正伤了,前面也说过,凡是久病或者是正虚较弱,那么药再中病要发眼眩状态的。瞑眩当大夫的也得知道,要不然的话就要跑急诊室去了,那一折腾非坏不可。我们遇到的病人已经吃了其他的泻药了,但是还是柴胡证,你就告诉他,你吃这个药兴许有这个情形,但是,要遇着这个(瞑眩状态)你不要害怕,连续吃药就好了,他要是找急救去就坏了。(冯世纶插话:昨天晚上就有一个。昨天吃麻*汤的。出汗以前,难受得不得了,高烧40度。打了针,汗也出了。)只要是虚人,药要中病常常发生这种情况。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这是《尚书》上的话。这个地方(发生瞑眩状态则疾病)非好不可,彻底好,这是好事不是坏事。但是病家和医家都得知道,这要是不知道,遇到这个事儿,得了(糟了)!着急了,说这个病人还了得?!这一阵烧了,然后冷成这个样子,出一身大汗,他会寻思(心里说):坏了。
这是头一段,第二段也相当重要。第二段说的大陷胸汤证、半夏泻心汤证和柴胡汤证的鉴别法。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心下就是指的胃,硬痛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热结于里,不但硬,而且疼,这就是大陷胸汤证。所以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心下这个部位,只是满,硬满,但是不疼,这是半夏泻心汤证,这是痞。这个为什么也叫痞?半夏泻心汤证本来是人参证,心下痞硬,可是里面也有*芩、*连。就(半夏泻心汤证)这个方药咱们来分析,也有邪热内陷的这么一点,也有*芩、*连嘛,所以也管它叫做痞,也叫泻心汤。其实它是心下痞硬,是胃虚而邪凑的这么种病,后面有解释,现在我先这么说。
柴胡剂,它是胁满,(在)两侧,(而)不是心下。既心下满也由胁牵引到心下,它必胁满,所以才说“柴胡不中与之”,这一句话就说三个方剂的鉴别点:
其一个心下满硬痛,这是大陷胸汤证。只是心下满而不痛,这是半夏泻心汤证。若是胸胁满,是小柴胡汤证。主要是三个,看起来是两个,其实含义是三个,“柴胡不中与之”,这一句话就包括了(三个方剂的鉴别点)。
我们看看半夏泻心汤,半夏、*芩、人参、干姜、甘草、*连、大枣。人参这个药,我们现在有些人老想吃参,(但)它不是个万灵的药,人虚,它(人参)是补虚。药也有它的症候,人参补虚,在于胃虚,而且限心下痞硬的这种情况才能用,这是根据张仲景的这本书。我们平时用它(人参)也是健胃。如果胃实,那没有用人参的,那不是个好药,那吃了有害无益。咱们说它(人参)补气,也有道理,气就是津液啊,它是来自于水谷,化生于胃,胃要不好,就津液不行而气虚,那个“气”就是指的津液说的。咱们上边说的“手足冷”(条)就是的,手足冷,胃不行津液,津液不达于四末就冷。那么这个方剂(半夏泻心汤)用人参健胃而去心下硬,主要是硬,心下痞硬。
那么它也有邪啊,不是没有邪,胃虚则客邪之气都往胃上去,所以它用*芩、*连以祛热邪,这也叫心下痞硬。那么半夏、干姜,我们看《金匮要略》有半夏干姜散,它治呕。人参与甘草、大枣合着统统是健胃安中的药,都是甜药。所以这个方子又能治呕,有半夏、干姜;有人参、*芩、*连,也能治心下痞硬,它非“心下痞硬”不可,只是“心下痞”不行。半夏和干姜都是辛,干姜更温,都是祛水的。不光有热,同时由于胃虚,水也往上凑,胃中有停饮,里头有振水声,肚子里面呱啦呱啦叫唤,另外还有腹中雷鸣,大便溏泻,这个方子(半夏泻心汤)全治的。那么在这儿他只是提个“心下满”,这不是全证,全证(是):呕而心下痞硬,腹鸣,它(半夏泻心汤证)必有这些症候,或者下利,下利它也治。这个方剂也是常用的方剂。我们现在对于胃肠功能紊乱,这个方剂都常用的。又有呕,大便又溏泻,肚子呱啦呱啦叫唤,心口这个地方感觉堵塞,不愿意吃东西,这个方剂都常用。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太阳病不可下,少阳病也不可下,我们讲到少阳篇就更清楚了。大夫“而反下之”,大夫无知,而反(给患者)吃下药。那么太阳少阳,都是热病,都是阳性病。一“下”则虚其里,表邪、外邪趁胃气之虚都陷于里,那非成结胸不可,所以成结胸而心下硬。表邪就是太阳之邪,在体表。外邪指的是少阳的邪,在胃(之外)也算是外。
结胸心下硬,不光硬也必疼,因为前面有解释:说结胸证,心下硬,起码按着疼,甚至于自痛,不按着也痛。我们开始讲结胸也讲过嘛。不但邪热结于上而为结胸,同时邪热也陷于下而下利不止。那么上有所结,所以“水浆不下”。“其人心烦”,烦躁不安。
看样子这个病(结胸)是个厉害的病,仲景也没出方。也就是说,太阳少阳并病更不能吃泻药,泻药能够造成危笃重症,这病不好治。结胸证,非攻不可。(但)下利不止,你怎么攻?所以治病怕这样:攻补都是两难措手,治下利吧,上边堵着、结着呢,也不好办,所以他也没出方。而且人又心烦不已,这都是个不好的现象。所以这是一个危笃重证,难治!所以他也没出方。这就警戒人了,这个病不要随便吃泻药啊。这个泻药都指着承气汤这类的。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脉浮而紧”,这是邪在表,这是太阳伤寒脉,依法当发汗,而反下之,这也是大夫误治。“紧反人里”,这个“紧”当“邪”字看,紧反入里没法讲。邪反趁下后之虚而陷于里,所以变成痞,痞就是指心下痞。结胸,甚者是结胸,轻者为痞。这个病(气痞)不在阴,在阳。开始的时候说“病发于阳,下之则成结胸;病发于阴,下之则成痞”(条),那个病是痞块的痞,与这个(气痞)不一样,慢慢地就会弄明白,后头还有。
那么心下痞满,这个“否”它是卦名,天地否嘛。卦爻,所谓地气为上升,天气为下降,所以地天泰,地在上,就是坤和乾,这是地天泰,地气在上头,天气在底下,也就是说天气得下交,地气得上升,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交为雨,万物才能繁荣,所以这叫地天泰。那么如果天不下降,地也不上升,这叫天地否。乾坤,上头是乾卦底是坤,那就坏了,那就是否塞不通了。这个书上古人是借用了(卦爻的说法)。
痞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上下不通,有痞满。但是这个痞不是痞块,“按之自濡”,拿手按着,不抵抗,没有抵抗力,所以“但气痞耳”,这个气,也要活看,不是那里头有气。古人凡是无形体的东西都叫气,明白了吧,咱们说天气热,这也是气;比如说人有勇气,勇气是什么?就是无形体的东西,它可有一定的作用,这古人都叫做气。那电气也是,电气哪来的气啊,但也都叫做气。所以气痞不是这里面存着气了,那么讲也错了,(正确的讲法)就是没有实质的东西。那么现在说指什么呢?还是有炎症,总而言之还是有炎症,就用泻心汤嘛。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
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甘遂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这段很不好讲,一般注家都搞错了。病开始“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说的什么呢?这说的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翻到前面的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32、33条)就知道了。“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怎么搁个“太阳中风”呢?这就是古人以方药立证,就给证归一个例子而已。你看葛根汤这个方药,它是以桂枝汤为基础,桂枝汤加麻*、葛根。桂枝汤治中风,所以古人也叫中风,它和大青龙汤一样。大青龙汤也有桂枝的关系,方子里头包括桂枝去芍药汤,它(大青龙汤)也叫太阳中风,可是它没有中风症候,它是脉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葛根汤也是,你看葛根汤搁“恶风”两个字,古人的意思中风了就怕风,其实这是存在问题的。但我们在临床上要知道:葛根汤这个药,非常恶寒,恶寒甚则都恶风,老觉盖得不严。大青龙汤也是。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表证,恶寒特别厉害,同时发烧,不是葛根汤证就是大青龙汤证。这两个方剂也好辨别:葛根汤证是项背强几几厉害,大青龙汤证是烦躁得厉害,它是有热,热比较突出。它有石膏,大量的石膏。
那么古人(在本条葛根汤或葛根加半夏汤之前)搁个“中风”也有道理,它是有桂枝证,气上冲得厉害,葛根汤就是由于气上冲,体液不向下走,处于上边所以项背特别强,项背强达到一定程度就要抽了,就因为气上冲的关系,所以用桂枝由于这个症候里包含着桂枝证,所以古人管葛根汤叫太阳中风。
那么这个病应该是这样的,你们看看本文(本条原文),应该是太阳中风,就指着“头痛、发热、恶寒”这类病,同时有下利或呕逆,这是说表证这一方面;同时还有下边这些东西,“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这在《金匮要略》里头是指悬饮,饮结于胁谓之悬,悬在侧似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严重的胸膜炎等这类的病。
它是两种病(一种葛根加半夏汤证,一种十枣汤证):悬饮须攻,但是又有葛根加半夏汤证,(葛根加半夏汤证即)头痛,发热恶寒,脉浮又呕吐、又下利,同时有(十枣汤证)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这种悬饮内痛的症候。
这应该先解表,所以他说“表解者,乃可攻之”。乃可攻之指的下边(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说的,并不是指“下利呕逆”。下利呕逆用十枣汤那可不行。你看这文章,错综得厉害,很不好懂。本来是十枣汤证,同时又有葛根加半夏汤证。“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这是葛根加半夏汤证。那么必须“表解乃可攻之”,表解用什么?就用葛根加半夏汤。
所以底下这一套(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都是吃完这个药(葛根加半夏汤)之后,“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十枣汤证也有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你看这个时候不是下利呕逆,而只是“干呕短气”。没有下利呕逆了,就是因为吃过葛根加半夏汤,下利呕逆随若表证全解了,只是干呕短气。为什么干呕短气?有水饮在里头就要短气,里有水饮也干呕,但是他不像“下利呕逆”那样子;底下说“汗出不恶寒",可见以前是恶寒,由于漐漐汗出就不恶寒了。底下说“表解里未和”,这是表没有了,只是里未和,“十枣汤主之”。
有很多注家都这么讲:说有发烧怕冷,要吃解表的药。表解了,又有下利呕道,把这些东西(下利呕逆,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都搁里头了,就用十枣汤。没有这个治法!——十枣汤这个方药相当厉害,泻下相当凶,下利呕逆还给吃这个药,哪有这个事啊!这一段你们看看旁的注家本子,可以参考一下。
呵呵,它(条文所说的症状)是串的。这个匀成两层看:一个是发汗以前,即吃葛根加半夏汤以前,有下利、呕逆、头痛、发热恶寒、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那么(另一个)经过服葛根加半夏汤之后,没有下利呕逆、发热恶寒了,这都没有了,只是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这是吃完葛根加半夏汤之后的症候了。根据这个来说,这是“表解里未和也”,应该用十枣汤。
那么(十枣汤)这三个药,芫花、甘遂、大戟,都是下水的*药,都有*,所以用量都特别的轻,可泻下相当的重。我们看看方后注的说法,“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就是壮实的人可以给到一钱匕,这个匕是古人盛药的器皿,就像现在小勺似的,古人的一钱就是现在的三分了,强人吃这些。“羸人服半钱”,瘦弱的人吃半钱,半钱很少了,一分半。“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泻的少而病还不去,“明日更服”,一天不要连续吃这个药,这是*药,但当时也*不死人。“加半钱”,明天吃,药量稍稍加点,(昨天)吃一钱的(今天)吃钱半,吃半钱的增加到一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快下利,这个药我用过,下利非常的凶。这时候停药,糜粥自养,不要吃硬东西。这么凶的药能治呕吐下利吗?不能。所以前面这个(下利呕逆),不能够往(十枣汤证)一块儿搁了。
芜花、甘遂、大戟这三个药差不多,都是下水的药。那么搁上大枣,妙不可言。古人方子中大概用猛峻的药都用甘药调之,都用甜药,甜能补脾,就是安胃,不顾正不行,不都给治坏了吗?所以胃不能给治坏。他为什么不要甘草而用大枣啊?这个地方好,大枣这个药,甜药之中能利小便,能祛水,既能顾正而制*药,同时也能祛水。可是,枣得多用,药按现在说只是用几分,就搁上十个肥大枣。药如果多,用大枣也得多用。
(十枣汤)这个方子我常用,它不但治悬饮这类病,凡是胸水都能治,甚至有时也用来治腹水,真正的实证的腹水也可以用,但不要这么用。我用(十枣汤)大枣起码用半斤,有的时候我用一斤,大枣先煮它,煮得没*似的,把皮和核挑出来不要,只是汤和枣肉都在里头。我用汤剂不用面剂(散剂),这几个药芫花、甘遂、大载,我都每样用二钱到三钱,用的好像挺重的,其实没关系,要用这么大量的枣,把这几味药搁到枣汤里煮,我让他们用大药锅,要一斤(枣)得用大砂锅,搁里头煮,煮得差不多,把药捞出来不要了,就喝枣汤、吃枣肉,让他少吃。一下子吃多了,那就泻的不得了。一会儿吃一点,要是稍稍地下了,那就暂停。我这么(用此方)治好很多人,尤其胸水,相当好使,你们可以这么用。一样搁二钱也行啊,不过枣务必得多,一点儿与人没害。不搁那么多枣可不行,我就根据这个来用这个汤剂的,在胸水、腹水我都用。以*攻*啊,胃是得加强保护,所以古人在这上头是特殊注意的。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肤瞤者,难治;今色微*,手足温者,易愈。
太阳病,“遂发热恶寒”,这是一个褒贬之词,“遂”字用得非常好,太阳病不是可以发汗吗?发汗了,遂而到发热恶寒了。他说的是太阳中风证误用麻*汤了或其他的重剂发汗了,错了!一步之差,随便就吃发汗药是不行的,咱们在临床上也不断看到这些问题,太阳病本来发热恶寒,“遂发热恶寒”,更加重其发热恶寒了,这个前面也有。所以发汗不合法,丧失津液而表不解,大汗淋漓病必不除嘛。
大夫一看发汗不灵,又给吃泻药,这就瞎胡来了,古人是有个中医的陋习,(大)发汗过去不好了,按序应该吃泻药。这都不对,太主观了,你得看他症状,(开始)发热恶寒,(用汗法之后)还发热恶寒,表还没解嘛,表还没解还应该解表,但是必须用桂枝汤,如果真虚可以用新加汤,(桂枝汤)加芍药、生姜、人参都可以的。可是这个大夫又给吃泻药了,那么表邪内陷,“心下痞”。发汗虚其表,下之虚其里,所以说“表里俱虚”,脉内阴血虚,就是营虚;脉外卫虚,就是卫气(虚),所以“阴阳气并竭”,就是脉内、脉外的液体由于汗下失法都丧失了,都虚竭了。
“无阳则阴独”,古人以正叫做阳,你看“阴阳气并竭”,总而言之叫做阳气。这在《内经》上就有了,阴阳交就是啊。阴阳交,阳就指着精气,阴就指着邪气。这个也是。无阳则阴独,正气没了,而邪气独存叫阴独。“阴阳气并竭”,下面又接着“无阳则阴独”,这话不成话呀!他这是两所指:头一个指的脉内、脉外其气俱竭,第二个(指)正虚竭而邪独在,是这么个问题,这个地方都得搞清楚。
大夫看不行了,人也虚下来了,他又加烧针,这烧针更不对头了,烧针也还是逼大汗,本来就津液亡失,邪独留,烧针热反助邪,而再逼使大汗,反伤其正,正益虚邪益盛,所以才“胸烦”。这个胸烦里头含着是心脏,阴阳气并竭,不足以养心,心烦而不安了。他搁个“胸”字。
“面色青*”,青*,咱们说*中掺杂铁青色了,古人的意思说是木来克士了,其实就是光色无泽,*而不润,暗中有青,这叫青*。“肤瞤”就是肉跳,人身上组织失去营养了,“阴阳气并竭”嘛,组织里头没有可以滋养的东西了,所以它跳。虚的相当厉害,“难治”。同上边那个“太阳少阳并病下之后,一方面心下硬,为结胸,一方面下利不止,”(条,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也是个难治的病。那么这一个(本条)是难治了。难治就是不治!这是让大夫给药死了。
“今色微*”,要是微微有点*,尤其“手足温者”,胃气还在呀,手足温,也就是胃气还能达到四末,津液没到亡竭那个份儿上,所以还可望其生,还容易好,还能治。古人有一句话“不药,得中医”,所以有很多疾病,有病了别吃药,这(相当于)是个中等大夫。吃药就容易药死,上边这个(本条)就是的。
底下就要讲心下痞了。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连泻心汤主之。
大**连泻心汤方
大*二两*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关上”以侯心下,就是胃,以候胃。关上浮,说明这个地方有热,浮也主热。那么(热)结的浅,脉也浮,不沉,只是关脉稍稍浮,有热,而结的不重,所以痞常是这个样子的。这是结在上面,“心下痞,按之濡”,里头没有东西,所以胃也不虚,胃虚非痞硬不可。
“大**连泻心汤主之”,这也可以吃泻心汤。大*配合苦寒药下热,所以叫泻心,古人说心火,泻心就是去火、下火。
大*、*连二味药,但是量不重,大*二两即6克,*连一两即3克,“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麻沸汤就是滚沸的汤,就是汤打滚儿。二升,现在说就是两小碗。泡这个药,这叫泡剂。可是不要时间多了,“须臾绞去滓”,把滓子不要。分温再服,分两次,一次吃升了。也有说生大*泻下更厉害,这就看你怎么用这个药。有的说泻心汤比承气汤还凶,这(种错误观点)都是不看药量和用法(的缘故)。你要少泡会儿啊,大*溶解于水的成分非常少,怎么反倒泻下得厉害了呢?
当然,熟大*与生大*(相比),生大*是有力量。熟大*是蒸晒之后了,把有效成分(已经降低),泻下的作用当然差了。
“渍之”与“煎”是一样的,生大*“煎煮”比“渍之”还是有力量。(煎煮的)时间多,大*的成分整个地溶解到水里头去了。“渍之”“少许时”,没大力量,这个我常用。
所以我们用(本方)不用“绞去滓”,就把泻心汤搁到碗里头,拿开水一沏就行,少用点时间,把大*拿出来,下次再用。这个(方子)不大泻。这个东西(条文的准确程度和具体解释)你准得通过临床,不然的话,就是随便说。你看看《伤寒来苏集》,柯韵伯说这个药了不得,“下”得(非常厉害)!他(柯韵伯)说“心下痞,按之濡”怎么能吃生大*呢?其实我认为他们在临床上都没实质摸索过。这个方药不怎么大泻的。你要搁6克大*,3克*连,你们拿水泡,别泡时间多,你要泡泡三十分钟二十分钟还行吗?就是沏完了就拿出去,不怎么泻,光能下火。
这个方药非常的好。但是大**连泻心汤用的机会不多。我都是用三*泻心汤,大*、*连、*芩,不光治心下痞,治衄血、吐血都相当好使。尤其衄血,那是百发百中,小孩子衄血都可以用。
林亿在这个地方说了几句话,“臣亿等看详,大**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连、*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那么林亿他们也不是随便就这么校对,他们也详细看了。他(林亿)说各种版本全是两味,大**连泻心汤。但是后边附子泻心汤说是泻心汤加附子,可见泻心汤就是指的三*泻心汤。那么他(林亿)说这个话,我认为有道理。但是只搁大*、*连行不行?当然也行,这也没问题的。当然不如三*泻心汤好,我常用三*泻心汤。这个方子也常用的方剂,大*、芒硝这个药,你配伍什么,它起什么作用。像我们前面讲大陷胸汤,它(大*)配合甘遂下水的药,它就下水:那么配合苦寒的药,它就下火;要是配合消食的药,它就消食。所以大*橘皮汤中的橘皮是个消食的药,要配合大*呢?所以人吃(顶)着了,你用调胃承气汤搁点橘皮也很好。加上厚朴、枳实它就消胀满,啊。所以大*、芒硝这个药,我们就可以认为它们是驱*的药。你配合什么东西,它就能祛什么*。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
大*二两*连一两*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心下痞而后恶寒汗出者”,不对,如果买赵开美本大概都错了,而“复”,是个“复”字,“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不是“而后”,“而后”没讲,旁的本大概是“复”字,这个赵开美本全是“后”,这都印错了(编者按:经过编者查对赵开美本,是“复”字。编者怀疑可能胡老当年手中的赵开美本是“后”字)。
“心下痞”指着上边那个(第条)“心下痞,按之濡”。
“而复恶寒汗出者”,这个恶寒,不是表证了。这是一个阴寒的样子。“汗出”就是虚。我们前面有“汗漏不止”(第20条)这类的情形。这个(本条)没有表证了。
既是“心下痞”,若要有表证就得先解表。那么只恶寒,而不是发热,而再汗出,这是虚衰的样子。所以他用附子泻心汤,原来(讲过的)泻心汤解痞,那么加附子就是扶正,治恶寒汗出。
附子这个药,咱们现在都说它回阳,(用于治疗)阳虚。这也不免于片面。附子这个药,它就是能够亢进机能的药。哪一个机能陈衰都好使。所以小便失禁,也得用附子。失禁,就是小便失去约束力量了,附子能够恢复它(机能沉衰)。附子也起亢奋作用,像咱们说的心衰等,它都能够治。后头通脉四逆汤就看出来了,那是心衰竭得很了,也得重用附子。
这一个药它就是振兴机能。我们要单独说它是回阳,因为机能陈衰都陷于阴证,但是(回阳)不够全面的。怎么个回阳啊?
(本条)这一个就是(机能陈衰),虽然是心下痞,但是机能陈衰,所以他一味恶寒,同时汗出不已。汗出(之所以治以)吃附子,也是皮肤失去收摄了,就是咱们说的脱汗,虚脱的样子。那么它能够挽回这个颓势。所以在泻心汤里加附子。那么这个(附子泻心汤方证),你要说“回阳”就没法解释了。
这个“恶寒”,正虚,怕外边的冷,他恶寒也是由于正虚,皮肤失去收摄作用,所以“汗出”。附子就是能够振兴这些机能,而使之恢复原状。所以附子泻心汤就是泻心汤证而陷于阴虚的这种证候。我说这个阴虚不是你们脑子那个阴虚(即教材常说的“阴津虚”、“阴血发热”),(我说的)是阴阳那个“阴”,(我说的)这个阴虚是证上说的,是阴证之虚证。就是现着“阴证”。
现在有些人,一见着用寒药(就觉得应该单纯地)都得用寒药,一见到用热药(就觉得应该单纯用热药而不能用寒药),为什么附子泻心汤里(除了寒药还能)搁热药啊?疾病是错综的,你可知道。一方面机能陈衰,一方面心下痞,你怎么办?辨方证,这东西(水痞)拿旁的解说是没法解说的。
这一段就是讲心下痞,泻心汤也不是万灵之药,也得辨证。要是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这种心下痞,则非泻心汤所能治,得用五苓散。言外之意还有其他(类型)方证,我们都得讲辨证。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芩三两半夏半升(洗)*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芩汤,去桂枝、术,加*连并泻肝法。
伤寒,依法当发汗,发汗汗出,伤寒在表之证已解,可是出来底下这些问题了(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
那么这些问题,并不是发汗造成的。你不要这么想(是因发汗造成)。这个人可见胃根本就不好,平时就有的(胃不好),但是不这么明显。所以干咱们这一行也常遭误议,(患者会误解医生,宣称)你看看,他给我吃什么药,给我遗留下这么个病来。其实他根本就有(宿病),治疗并没有错误。由于以前就有胃不好,但是不明显,大病之后才逐步表现出来了(胃不好)。胃不和是什么样子呢?心下痞硬。你看看,用人参都是有心下痞硬。
“干噫(ai)、食臭”,这一个“口”字旁搁“意”字,也可以念意,就是嗳气那个嗳,古人就这么写。噫气,就是这么写。食臭,就是伤食的味儿,就是食物在胃里头不消化,有食臭的味儿,噫气,打嗝。
“胁下有水气”,胁下也就是心下。肠子里头有水,在两胁心下这个部位。
“腹中雷鸣”,叫唤,水走肠间它有声,雷鸣是形容声音之大。
这个方子(生姜泻心汤),你们看看与半夏泻心汤是一样的,不过就在那个方(生姜泻心汤)中加一味生姜,减干姜的量,生姜量加重,主要是嗳逆比较明显。生姜配伍人参、甘草、大枣,更能健胃,所以,姜特别加量。
看起来(生姜泻心汤)像与半夏泻心汤没有什么区别。但据我们临床上的体会,凡是腹中雷鸣、心下痞硬、呕逆下利或者不下利,(其中)干嗳食臭是最要紧的。如果有干嗳食臭,你用半夏泻心汤不行。
这个方子(生姜泻心汤)偏于一般的胃肠炎这类的应用机会很多很多。与半夏泻心汤的出入只是加重生姜减量干姜。那个(半夏泻心汤)干姜是三两,本方是一两,但是加了四两生姜,只是这么点出人,但是治疗的不同如此(之大),那个(半夏泻心汤)就不能治干嗳食臭,这个方子(生姜泻心汤)就能治,其他的(主治)大致都差不多。这只能在经验上看出这些东西来,你要是拿脑子想,没法想啊。
可是这个方子大家要用需要注意:这个方子容易发生“暝眩”。本来它是治呕吐下利的,我遇着一回,吃了这个方药反倒吐的厉害了,泻得也是无度,你不要害怕,你要连着吃,(暝眩之后病)准好。(当然)不是吃了就有这个情形(暝眩)。(暝眩如何产生的呢?)这个方子祛水气的力量相当的大。你看,姜加重了,半夏、干姜都温中祛水嘛,半夏也下气、祛饮。那么一时没法净走大便了,就走消化道,上边吐下边泻。要有这个情形(瞑眩),病是非好不可。
有这缓利的人,大便老溏,同时有有伤食味儿,吞酸,咱们说是胃不好,有吞酸、嘈杂这类的情形,用这个方药很平常的药。但是就有这一种情况(瞑眩),(吃了生姜泻心汤)反倒吐起来了,这不要害怕。我给人家看病,(有一次)夜间就来砸门来了,说人要不行了。我说不至于吧,这个药是很平稳的药。后来非逼着我去不可,我就去了,去了,我一看,挺好,我说你再吃吧,把那一煎也煎了吃了就好了。这个事儿,大夫心里得有数,这个药它不会药死人的。而且它治下利、治呕吐。那么反倒下利呕吐,这说明药是发生作用了,这是一种瞑眩状态。瞑眩状态都是一时出来的特殊现象,这叫瞑眩状态。半夏泻心汤与生姜泻心汤和后边我们讲的甘草泻心汤都最常用的方子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