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张胜兵中医”
肉桂10克煅赤石脂30克(先煎)海螵蛸15克芡实30克山药30克
治脾肾阳虚之久痢,或久泄,或遗尿尿频,或女子赤白带下,崩漏,或男子遗精滑精,早泄,舌淡苔白,脉迟弱或细弱。
张胜兵作品《攻癌救命录》淘宝京东各大新华书店有售!挂号可获得签名书以及与张医生合影留念
张胜兵作品《医道回春——张氏医门三杰秘案录》将于年6月出版发行!
药解
赤石脂
味甘、酸、涩,性温。归大肠、胃经。具有涩肠,止血,生肌敛疮之功效。常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外治疮疡久溃不敛,湿疮脓水浸淫。
《本草纲目》:“五石脂,皆手足阳明药也。其味甘,其气温,其体重,其性涩。涩而重,故能收湿止血而固下。甘而温,故能益气生肌而调中。中者,肠胃肌肉惊悸*疸是也;下者,肠澼泄痢崩带失精是也。”
《本草求真》:赤石脂与禹余、粟壳皆属收涩固脱之剂,但粟壳体轻微寒,其功止入气分敛肺,此则甘温质重色赤,能入下焦血分固脱,及兼溃疡收口,长肉生肌也;禹余粮甘平性涩,其重过于石脂,此则功专主涩,其曰镇坠,终逊余粮之力耳。是以石脂之温则能益气生肌,石脂之酸则能止血固下。
海螵蛸
咸、涩,温。归脾、肾经。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
《食疗本草》:“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令*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良。久食之主绝嗣无子,益精。”《本草拾遗》:“主小儿痢下,细研为末,饮下之。亦主妇人血瘕,杀小虫。”《药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芡实
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本草求真》:“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
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山药
甘、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主治脾虚,久泻,肺虚,肾虚,带下,尿频。
《本草纲目》:山药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去头面游风、止腰痛、除烦热、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润毛皮,生捣贴肿、硬*能治;《日华子本草》:“助五脏、活筋骨、长志安神、主治泄精健忘”。
或问曰:肉桂与赤石脂乃十九畏之药对也,如此用之,是否有违先贤之用药法则?
答曰:非也!十八反十九畏之说不可尽信也,用之得当,大多可以治疗顽疾和险证。“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但愚临床常以二者相配,治疗脾肾虚寒之久痢、久泻、久带、脱肛、出血等病症,效显而价廉,从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肉桂补命火,益阳消阴,开冰解冻,宣导百药,温中定痛,引火归原。
赤石脂甘温酸涩收敛,为固下止泻要药,据现代药理研究,口服赤石脂能吸附消化道内之有*物质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等,可保护胃肠黏膜,消除瘀血水肿,止血,生肌,敛疮。
二药相伍,一辛一酸,一散一收,相畏相成,能温补脾肾之阳,敛肠固下止泻。临证之时肉桂与赤石脂剂量1:3为宜。
关于十八反、十九畏一直在中医界存在着争议,然而实际在临床上一直有人在用,只是若无一定临床经验与把握对此需慎之又慎,切记切记!
相关文献如下:
十八反、十九畏的应用是个争议性的话题,这篇文章算是个“大数据”吧,作者收集、分析了《普济方》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含有十八反,十九畏的内服成药共方。
结果表明含十八反、十九畏的方药多用于治疗中风瘫痪、癥瘕积聚等痼疾、险证,,这说明十八反、十九畏也不是绝对禁忌。临床上遇到棘手的顽固病证,医生伙伴们不妨从十八反、十九畏组对应用中寻求一下出路。当然提醒一下,方十八反十九畏只占8%,说明十八反、十九畏的应用还是非常少用的,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常用药对来对待。
个含十八反、十九畏内服成药方组成与主治分析
十八反、十九畏习惯上认为是配伍禁忌,并收入《中国药典》,但在古今许多方书中,又可找到大量含十八反、十九畏的方剂。本文尝试从内服成方药组成及其应用中(成药组成相对稳定,内服方作用于全身,药效反应比较清楚)探索应用这些配伍禁忌的特殊方药的特点和规律,为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一、资料来源
古代方书《普济方》,现代方书《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十八反的歌诀很多,本文以流传最广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的十八反歌诀和十九畏歌诀为中心,参考《中国药典?1部》(年版)的内容和文献记载,选定十八反、十九畏组对。其中,乌头组包括乌头、附子、侧子、天雄、乌喙和草乌;“瓜蒌”不分瓜萎子、瓜蒌根(天花粉);“贝母”不分浙贝母和川贝母;“大戟”不分京大戟和红大戟;“诸参”包括人参、苦参、玄参、丹参、紫参、沙参;“芍药”不分赤芍和白芍;“巴豆”不分巴豆和巴豆霜;“桂”包括桂心、肉桂、官桂、桂枝;“石脂”不分赤石脂、白石脂;“硝”不分牙硝、朴硝、硝石、芒硝、元明粉。
根据上述范围,在《普济方》方中有含十八反、十九畏方的内服成药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方中,有含十八反、十九畏内服成药方方,合计方。这方中,含十八反的方,含十九畏的方,其中43方既含十八反又含十九畏。《普济方》含十八反方个,含十九畏方个,其中40方既含十八反又含十九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含十八反方45个,含十九畏方个,其中3方既含十八反又含十九畏。
二、个成药处方所含十八反、十九畏组对
个成药处方中含十八反组对的共方,所含十八反组对统计可见,除沙参与藜芦外,在这些方中可以找到全部十八反组对。其中半夏配附子和半夏配乌头的方数最多,分别占含十八反方的39。66%、30。17%,其余各组对所见方数则远少于这两组对。
个成药处方中,含十九畏组对的共个,所含十八反组对分析。可见,十九畏全部组对都可在这类处方中找到,但多少相差悬殊,其中最多见的为桂配石脂和附子配犀角,分别占含十九畏方的38。65%、24。64%,其次为巴豆配牵牛,占16。18%,其余各组则较少。
十八反、十九畏不是绝对禁忌。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反、畏组对中,附子配伍半夏、乌头配半夏、桂配石脂、附子配犀角、巴豆配牵牛这五个组对出现方数显著超过其余各组对,说明这些组对应用最多。从另一角度来讲,这些组对相对禁忌的程度可能也最低。
三、含十八反、十九畏内服成药的主治病症
各反、畏组对药物主治病证范围各不相同。如半夏配乌头组、乌头配犀角组以主治中风瘫痪为最多,巴豆配牵牛组则以癥瘕积聚为最多,桂配石脂组最多的是赤白带下和崩漏,其次接近这两病2/3的则是月经不调、不孕和痛经,主要用于妇科病。
我们曾经据10部清代方书85个含十八反处方统计,认为这些处方主要应用于一些痼疾、险症。本文个十八反、十九畏的内服成药主治病症也绝大多数属于痼疾、险症。其中最多的是中风瘫痪(方,占总方的18。29%)和癥瘕积聚(80方,占总方的10。23%),相当集中。林通国等报告一系列应用十八反、十九畏配伍方药治疗肿瘤等痼疾、险症与本表有许多相合之处,可见古今同一思路。
有的成药有长期应用的历史,如青州白丸子,始见于宋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十二世纪),4味药中有生半夏、生川乌,用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涎壅塞及一切风。冉雪峰认为:方中半夏与乌头相反,正用其相反相成。此方沿用至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收5方,《中药成药制剂手册》载两方,均含生半夏、生川乌组对。
年陈和毅报告用本方治疗破伤风;年陈杰华报告用本方加味治疗癫癎。实际川乌、半夏合用治疗中风、痰厥的古方尚多,比《局方》更早的《太平圣惠方》半夏圆与青州白丸子只有1味不同,方中也有半夏、乌头,治急风,四肢拘急,腰背项强。与《局方》大致同期的《妇人大全良方》中的七生丸,实际是青州白丸子方加味,用治痰厥、肾厥、饮厥、头风。可见以半夏、川乌为主体组方治疗风痰的青州白丸子类方实际沿用已八、九个世纪。
化癥回生丹,此方首载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为治疗癥瘕名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收载,至今仍有药厂生产。周复生、路新、医院均有应用报告,方中人参、五灵脂属十九畏,实际此方为《万病回春》回生丹加味,回生丹中也有人参、五灵脂。可见本方沿用已经四个世纪。
可以看出某些反、畏配伍的独特功能。方中,主治瘰疠瘿瘤的虽然总共只有13方,海藻配甘草就占去了9方,说明海藻配甘草可能在治疗瘰疠瘿瘤方面有独到之处,著名的如内消瘰疠丸,至今仍有多处生产。同样,赤白带下、月经不调、崩漏、虚损等则几乎为桂配石脂组所专治。女金丹(女金丸、胜金丹、胜金丸)方中即有肉桂、赤(白)石脂,年版《中国药典》仍有收载。可见十八反、十九畏各组对往往有自己的适应症,而不是没有区别的应用;反之,尽管都是痼疾、险症,还要有所区别,辨证用药。
四、剂型分析
在各方中,有的不只采用一种剂型,方以剂型计,共个。剂型类别以丸剂为最多,占个;其次是散剂,为个。两者占全部个的96。33%。丸剂由于赋形剂可区别为17个类别,其中蜜丸个,糊丸个,总共个占全部丸剂的78。45%,个剂型的60。30%。仅蜜丸就占个剂型的41。34%,占绝对优势。
上述情况提示:含十八反、十九畏的内服成药,可能以丸剂最理想。其中蜜丸、糊丸最常用,也可能同缓解*性或缓释放有关。
五、小结
以上分析中可见,十八反、十九畏歌诀中的各组对在这些成药中几乎全部出现,可以证明十八反、十九畏不是绝对禁忌,从其出现频率推想,各不同组对的禁忌程度可能各有不同,其中如半夏配乌头、附子,犀角配附子,桂配石脂四个组对的出现最多,也许,它们的禁忌范围最少,或者禁忌程度最轻。
各反、畏组对主治范围各有特征,不完全一致;没有一个组对可以代表其它反、畏组对的性能。今后研究、应用也不能把十八反或十九畏做为一个整体看待。
统计还表明,这些配伍禁忌的组对从古至今,多用于治疗痼疾、险症,这些延续久远的临床经验提示,某些临床棘手的病证有可能从这些十八反、十九畏组对的应用中寻求出路,认真进行科学研究,很有希望。
对于《普济方》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两书六万七千多方来讲,这方只占8%,说明十八反、十九畏的应用还是非常少用的,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常用药对来对待。
本文摘自《中华中医药杂志》年02期
张胜兵中医长按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