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是指胸部正中或偏侧做痛的病情。
《素问·脉解篇》:“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
本病多与心、肺、肝三脏相关。
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芥蒂者,胸中痛。”
又如《医碥·胸痛》:“胸者,肺之部份,则其痛尤多属肺可知。”
再如《杂病泉源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泉源》:“胸者,肝之分,肺心脾肝胆肾心包七经脉俱至胸,然诸经虽能令胸满气短,而不能使之痛,惟肝独令胸痛,故属肝病。”
其它,亦指膈痛或胸痹之严峻者。
如《医宗必读·亲信诸痛》:“胸痛即膈痛”。
与《医宗金鉴·修正金匮要略注》:“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
故此可知,胸痹与胸痛有关连也有差别。
本病多属气滞阳弱,痰停血瘀。
治宜行气通阳,化瘀逐痰为基本。
目录
一、肝实胸痛,不能转侧,善叹气者
二、胸胁气连心,痛苦弗成忍
三、外感胸痛,肺气阻塞
四、气闷胸痛,脘腹胀痛,食欲不振,胃寒吐逆
五、肾气不够,胸胁时痛,骨节痠疼
六、气度寒气,攻刺痛苦
七、气虚血瘀,胸闷胸痛,气短乏力
八、妇人产后败血聚于胸中做痛
九、其余病症
一、肝实胸痛,不能转侧,善叹气者
1.宽胸饮
起因:《杂病泉源犀烛》卷二十七。
功效:疏肝。
主治:肝实胸痛,不能转侧,善叹气者。
构成:柴胡,郁金,川芎,当归,降香,香附,陈皮,砂仁,甘草,延胡索。
2.当归养血汤
起因:《点点经》卷一。
主治:胸膈痛苦,筋弱抖搐,气胀,胁痛。
构成:当归,秦艽,天冬,灵脂,腹皮,云皮各一钱,川芎,玄胡,茯苓,熟地,丹皮各一钱五分,甘草三分。
用法:葱三茎为引。
3.气郁汤
起因:《丹溪心法》卷三。
主治: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
4.气郁汤
起因:《证治原则·类方》卷二。
主治:因求谋不遂,或横逆之来,或贫窘所迫,或暴怒所伤,或哀伤而至,或眷恋过分,皆为气郁,其状胸满胁痛,脉沉而涩者。
二、胸胁气连心,痛苦弗成忍
1.泻心汤
起因:《症因脉治》卷一。
主治:心火乘金,内伤胸痛,左寸洪数。
构成:川*连,甘草。
2.桃仁丸
起因:《安祥圣惠方》卷四十三。
主治:胸胁气连心,痛苦弗成忍。
构成: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当归一两(锉,微炒),赤芍药一两(煨,用皮),诃黎勒一两(煨,用皮),桂心一两,蓬莪术一两,青橘皮二两(汤洗,去白瓤,焙),槟榔二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间。
3.半夏散
起因:《安祥圣惠方》卷五十。
主治:气噎不通,心悸喘急,胸背疼闷,咽喉阻塞。
构成:半夏三分(汤洗七遍去滑),柴胡一两(去苗),羚羊角屑一两,射干三分,赤茯苓一两,桔梗三分(去芦头),昆布一两(洗去咸味),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木香半两。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间。
三、外感胸痛,肺气阻塞
1.枳桔二母汤
起因:《症因脉治》卷一。
功效:清热理气,兼消痰火。
主治:外感胸痛,肺气阻塞。
构成:枳壳,知母,川贝母,瓜蒌仁,苏子,桔梗。
2.栀连枳桔汤
起因:《伤寒揭破》卷三。
主治:胸胁里热做痛,气道壅滞,寒热,咳嗽气逆,有汗,脉沉数者。
构成:山栀,*连,桔梗,甘草,青皮,木通,苏梗。
用法:与*芩泻白散同用。
3.含化丸
起因:《妇人大全良方》卷五。
主治:肺间邪气,胸中积血做痛,失音。
构成:蛤蚧一对(去口足,炙),诃子(去核),阿胶(粉炒),麦门冬(去心),北细辛,甘草,生干地*参半两。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目大。食后含化一丸。
四、气闷胸痛,脘腹胀痛,食欲不振,胃寒吐逆
1.甘松粥
起因:《药粥疗法》引《饮食辨录》。
功效:行气止痛,补脾健胃。
主治:气闷胸痛,脘腹胀痛,食欲不振,胃寒吐逆。
构成:甘松5g,粳米30~60g。
用法:先煎甘松取汁,去滓,再用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插足甘松药汁,稍煮一二沸便可。天天2次,空肚温热食用。3~5天为1疗程。
宜忌:发烧病人忌用。
2.宽中下气汤
起因:《医学探骊集》卷五。
主治:中宫积有逆气,由脏腑而溢于经络,或客于胸部,或客于胃部,及一爆发,则胸胁刺伤不已,甚则痛弗成忍。
构成:枳实四钱,香附末三钱,延胡索三钱(酒炙),槟榔三钱,瓜蒌仁四钱,广砂仁三钱,郁金四钱,甘草二钱,葶苈子三钱。
用法:水煎。温服。配用鲜姜熨法。
方论:方以枳实为君,能宽中下气;佐以香附、元胡散滞气,郁金、广砂破郁气,蒌仁、葶苈能引逆气下行,槟榔能逐逆气下落,甘草和药调中。此中宫之逆气既散,则胸胁之痛自止矣。
3.腹皮和中汤
起因:《点点经》卷一。
主治:胸膈痛苦,吞酸气闷。
构成:腹皮,酒*,明粉各二钱,当归,六曲,厚朴,枳实,砂仁,玄胡,白术各一钱,甘草六分。
用法:葱为引。
4.西岳碑记丹
起因:《寰宇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功效:利尿消肿,化积消食。
主治:胸胁水气痛满,气臌水胀,癥瘕肠覃,停饮做喘,湿*足气。
构成:三棱,灵脂,甘遂,葶苈,牙皂,青皮,神曲,乌梅,陈皮,枳壳,木香,豆豉,大*,芫花,巴豆霜,红芽大戟,干石榴各一两。
用法:上为细末,醋糊为小丸。每服十五丸或十二丸,沸水送下。
宜忌:药性猛烈,用之宜慎。妊妇忌服。
五、肾气不够,胸胁时痛,骨节痠疼
1.熟干地*散
起因:《安祥圣惠方》卷七。
主治:肾气不够,胸胁时痛,骨节痠疼,目常茫茫,耳不审听,背膂拘急,体重嗜卧。
构成:熟干地*一两,天门冬一两(去心),五味子三分,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当归三分(锉,微炒),芎藭三分,*耆三分(锉),桂心三分,山茱萸三分,石斛三分(去根),沉香一两,磁石一两(捣碎,水淘去赤汁)。
用法: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六、气度寒气,攻刺痛苦
1.当归汤
起因:《备急掌珠要方》卷十三。
主治:寒气胁下来去,冲胸膈痛,引胁皆闷,及尸疰。
构成:当归,吴茱萸,桂心,人参,甘草,芍药,大*各二两,茯苓,枳实各一两,干姜三两。
用法:上锉。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一日三次。
2.当归汤
起因:《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主治:寒气入客,胸胁引痛。
构成:当归(切,焙),枳壳(去瓤,麸炒),赤芍药,槟榔(锉),木香,桔梗(炒),附子(炮裂,去皮脐),白术各一两,诃黎勒(煨,用皮)一两半。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加生姜半分(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间。
3.*耆茯神汤
起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主治:
1.《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胆怯挟寒,胸心中痛,两胁连肩背支满,噎塞,郁冒,朦昧;髋髀挛痛,不能屈伸;或下利溏泄,饮食不进,腹痛;兄弟痿痹,不能任身。
2.《东医宝鉴·杂病篇》:暴瘖。
构成:*耆,茯神,远志(去心,姜汁淹炒),紫河车,酸枣仁(炒)各均分。
用法: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三片,大枣一个,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4.延胡索散
起因:《圣济总录》卷一○○。
主治:风冷注气,胸膈刺伤,动弹不得,手足厥冷,面孔青*。
构成:延胡索,橘核(炒),人参参半两,乳香(研),地龙(去土炒)各一分。
用法:上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一日二次。
5.七香丸
起因:《博济方》卷二。
功效:消化酒食*,破气度寒气。
主治:气度寒气,攻刺痛苦。
构成:丁香二分,官桂一分,青皮半两,巴豆二十粒(去皮膜,以纸压出油用),缩砂半两(去皮),木香一分,槟榔三枚。
用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姜汤、茶、酒任下。
七、气虚血瘀,胸闷胸痛,气短乏力
1.舒心口服液
起因:《新药转正准则》。
功效:补益心气,活血化瘀。
主治:气虚血瘀,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合用于冠芥蒂、心绞痛见有上述病症者。
构成:*参,*芪,红花,当归,川芎,三棱等。
用法:上药制成口服液,每支装20ml。口服,屡屡20ml,1日2次。
宜忌:妊妇慎用。
2.心痛康胶囊
起因:《新药转正准则》。
功效:益气活血,温阳养阴,散结止痛。
主治:气滞血瘀而至的气度刺伤或闷痛,痛有定处,心悸气短或兼有神疲自汗,咽干心烦,冠芥蒂,心绞痛等。
构成:白芍,红参,淫羊藿,北山查等。
用法:制成胶囊。口服,屡屡3~4粒,1日3次。
宜忌:凡怒火亢盛或虚阳上亢而领袖昏迷胀痛者慎用。服药期间不宜喝酒和食用辛辣之品。
3.十五味沉香丸
起因:《华夏药典》。
功效:和睦蔼血,止咳,安神。
主治:气血郁滞,胸痛,干咳气短,失眠。
构成:沉香g,土木香g,檀香50g,紫檀香g,红花g,肉豆蔻25g,高山辣根菜g,悬钩子茎(去皮、心)g,木藤蓼(去皮)g,野姜50g,石灰华g,广枣50g,诃子(去核)g,毛诃子(去核)80g,余甘子g。
用法:上药碎成细粉,混匀,水泛为丸,每丸重0.5g,干枯即得。口服,屡屡3丸,1日3次。
宜忌:肾病病人慎服。
4.颠倒木金散
起因:《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主治:气、血、热饮、老痰之胸痛。
构成:木香,郁金。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老酒调下。
加减:
虚者,加人参;
气郁痛者,以倍木香君之;
血郁痛者,以倍郁金君之。
5.韭汁酒
起因:《医方考》卷五。
别号:韭汁饮(《梅氏验方新编》卷二)。
功效:《士才三书》:散气行血。
主治:
1.《医方考》:胸膈常时痛苦,得热则减,得寒则增者。
2.《寿世青编》:赤痢,心痛。
构成:韭菜汁,清酒各均分。
用法:和服。
方论:上件证,死血也。故用韭汁消瘀,清酒行滞。
八、妇人产后败血聚于胸中做痛
1.芍药汤
起因:《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功效:养阴去热。
主治:
1.《云岐子保命集》:产后诸积弗成攻者。
2.《医略六书》:产后热积,脉数弦虚微涩者。
构成:芍药一斤,*芩,茯苓各六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半两,水煎,去滓温服。
方论:《医略六书》:产后热积伤阴,不能修养肝木而肝气不化,故胸膈不利,刺伤不只焉。
*芩清积热以凉胸膈,赤苓渗湿热以利营气,白芍敛阴和肝。水煎温服,使热化气行,则积结自散而营阴晦复,经络清和,何胸膈刺伤之不已哉。
2.没药散
起因:《保命歌括》卷三十。
主治:妇人产后败血聚于胸中做痛。
构成:虻虫(去翅足),水蛭(炒),没药各一钱,桃仁泥十四个。
用法:上为细末,与桃仁泥和匀,河间四物汤倍芎归汤调服。
九、其余病症
1.枳实散
起因:《外台机密》卷十二引《范汪方》。
主治:
1.《外台机密》引《范汪方》:胸痛。
2.《圣济总录》:亲信卒胀痛,胸胁支满欲死。
构成:枳实八分(炙),桂心五分。
用法:上为末。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一日三次。
《圣济总录》用枳实、桂各一两,为细散。每服二钱匕,米饮调下。
宜忌:忌生葱。
2.枳实散
起因:《外台机密》卷十二引《深师方》。
别号:白术枳实散(《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主治:胸痛。
构成:枳实四枚(炙),神曲一两(熬),白术一两。
用法:上为末。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一日三次。
宜忌:忌桃李、雀肉等。
3.柏实散
起因:《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主治:胸痛。
构成:柏实,桂(去粗皮,锉)各均分。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二钱匕,米饮调下,一日三次。
4.桔梗散
起因:《安祥圣惠方》卷四十三。
主治:胸胁虚气而至,胀闷痛苦。
构成:桔梗一两半(去芦头),*箭羽,槟榔,木香,川大*(锉碎,微炒),赤芍药各一两。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淬稍热服,不拘时间。
5.升麻散
起因:《安祥圣惠方》卷五十六。
主治:*击之病,卒胸胁腹内绞快速痛,状如刀刺,弗成即按,或即吐血下血,或鼻中出血。
构成:川升麻一两,独活一两,犀角屑半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二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间。
6.升麻散
起因:《圣济总录》卷一○○。
主治:卒得*击如刀刺,胸胁腹内急痛,弗成按抑,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
构成:升麻,独活(去芦头),桂(去粗皮)参半两。(一方无独活有大*)。
用法:上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
7.乌药顺气散
起因:《点点经》卷一。
主治:胸膈气痛。
构成:乌药,苍术,当归,陈皮,香附各一钱五分,姜*五分,腹皮,良姜,枳壳,吴萸,*柏各一钱,甘草三分。
用法:生姜、红曲为引。
8.洞当饮
起因:《产论》。
主治:吐血、衄血,或遽然胸痛。
构成:柴胡,*芩,*连,茯苓,半夏,生姜,青皮各五分,甘草一分,芍药一钱。
用法:以水二合半,煮取一合半服。
9.加未陷胸汤
起因:《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丸引《医林集要》。
主治:热壅痞满,胸膈痛或两胁痛,及疟、利后发烧留滞胸膈,或喝酒太甚,胸满结痛。
构成:枳壳(麸炒),桔梗各四钱,半夏(泡),*芩,瓜蒌子,*连各二钱,麦门冬(去心)二钱。
用法:上锉,做二服。每服加生姜五片,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利下即安。
10.加味百合汤
起因:《不知医需要》卷二。
主治:胸膈痛。
构成:乌药一钱五分,百合四钱,贝母(杵),瓜蒌皮各二钱,薤白三钱,白蔻(去壳,杵)七分。
11.芍药香连汤
起因:《惠直堂方》卷二。
主治:心胁穿痛。
构成:白芍一两,香附二钱,炙甘草三分,川连一钱,灯草一钱,柴胡三分,莲子心一钱,栀子一钱五分。
用法:水煎服。
12.麻*茱萸汤
起因:《兰室秘藏》卷下。
别号:麻*吴茱萸汤(《医学纲领》卷十五)。
主治:胸中痛,头痛,食增加,咽嗌不利,左寸脉弦急。
构成:麻*,羌活各五分,吴茱萸,*耆,升麻各三分,*芩,当归,*柏,藁本各二分,川芎,蔓荆子,柴胡,苍术,*连,半夏各一分,细辛一些,红花一些。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都做一服。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稍热服。
13.独活汤
起因:《普济方》卷一五四。
主治:卫不和,胸背相引而痛者。
构成:独活四两,葛根,桂枝,芍药,防风,甘草,干姜各二两。
用法:上锉。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三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汗。若病只宜消失者,服汤则无汗而解。
加减:
若咽痛而渴,加栝楼二两;
或咳或呕者,加半夏二两;
恶热药者,去干姜;
面赤龈痛者,加鸡苏,水增二升。
14.启示汤
起因:《点点经》卷三。
主治:胸膈做痛,连胁横脐,移走未必。
构成:乌药,香附,槟榔,陈皮,车前,当归,羌活各一钱半,延胡,灵脂,厚朴,小茴各一钱,甘草四分。
用法:葱(去根)三茎,入蜜兑温服。
15.茱萸丸
起因:《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主治:胁胸气妨闷痛苦。
构成: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麝香(研)各一两,当归(切,焙)半两。
用法:上为末,入麝香同研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热酒送下,不拘时间。
16.气针丸
起因:《博济方》卷二。
功效:疏利滞气,宣胸膈,止刺伤。
主治:久积风壅,胸胁刺伤。
构成:牵牛二两(一半生,一半炒),木香,青皮(去白),川大*(微炮),槟榔各一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至二十丸,以温水送下。
验案:胸胁痛。
《妇人大全良方》:邓安人年五十,猛然气痛,投神保丸愈。不一二日再痛,再服神保丸六七十粒,大腑不通,其疾转甚,亦有要用沉香、木香、姜、桂等药,而未敢投。痛甚则筑心、筑背、筑定两胁,似有两柴十字插释怀胁,啼声彻天。召仆诊之,六脉沉伏,乍来乍去,众问仆切脉福祸怎么,答曰:夫九痛之脉,弗成准也,但以辨证用药。观其人质肥伟,问其人大腑数日不通,仆曰:实痛也。其腹心胀,但以人按之痛甚,手弗成向迩,此大实也。经云:大满大实者,可下之。用气针丸五六百粒,是夜即愈。
文中药剂应磋商医师后用药。
文中图片起因于网络,场所为新西兰。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