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大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从素养关怀到教学关怀教学改革的回
TUhjnbcbe - 2022/10/27 4:53:00

·闫守轩张铭芳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


  摘要:从素质教育改革到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到当下核心素养的热议,教学观念变革的惯常思维、教学“约定成俗”的偏误、教学价值观的错位等“固守性”改革逻辑可能会造成改革过程中“教学关怀”的缺失,以致教学改革成效不彰。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回归与深化在于回归教学基础性问题、重塑教学目的论精神、转变教学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激发教师教学创造性,促进“素养关怀”走向“教学关怀”。


  关键词: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教学关怀;教学改革


  教育目的或宗旨
  一、“素养
  我国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并为实现这一宗旨和目的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急需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人才。教育部在年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把“学生获得现代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现阶段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1]从社会本位出发,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适应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间国家发展的需要。20世纪末,国际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的转型期,我国现代化进程也不断推进。但是,“双基”教学范式已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我国课堂教学长期受前苏联教学模式影响,片面强调双基目标,忽略儿童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薄弱,缺乏国际竞争力。[2]面对这一困境,国家教委在年发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基础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3]。而后,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素质教育在*策推动和实践探索下,成效与挑战并存。“素质教育”提出之时实际构成了一种对中国教育问题乃至社会问题的整体性观察[5],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体现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中,“素质教育”体现的逻辑是工具性的,其产生是为即将到来的以多元、开放、不确定性为特征的新世纪及其所象征的现代化进程。[6]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在世纪之交我国推出新课程改革,构建“三维目标”,旨在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传统教学范式,促进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转化成学生的内在素养。相对于双基目标,三维目标的理论比较全面和深入,但缺乏对教育内在性、整体性和终极性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国际竞争和现实挑战,进一步提高国民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素养。教育部在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核心素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年由核心素养课题组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8]。这引起了学者们对当下教学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广泛
  纵观上述改革历程发现,改革目的是为了摆脱以往改革的桎梏,让学生更加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核心素养,都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做了系统思考,
  二、“固守性”改革逻辑:教学关怀的缺失


  由上不难看出,人们一直在根据社会变化调整和完善“与时俱进”的人之素养结构,对“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内在教学品性存在某种程度的忽视,这无形中容易使改革滑入了教育工具论的泥潭,背离“育人”本质,而成为一种外在于人、忽略人真实活动的功利性教育。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固守性”思维与改革逻辑使然。


  第一,教学观念变革的“惯常思维”。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的方向指引,引领改革的路径和走向。当前,以习惯性思维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的理念尚存,素养的
  第二,教学“约定成俗”的偏误。这一偏误主要是指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默认”方式理解。其症结在于片面
  第三,教学价值观的错位。教学价值观念是在长期的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下而成的,这一错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社会取向、功利导向的“工具逻辑”影响。工具主义价值观一直影响着人的方方面面,教育也难逃于此。受工具逻辑的影响,人们对素养的
  三、教学关怀:教学改革的回归与深化


  从“素养关怀”走向“教学关怀”,不是对“素养关怀”的否定,而是要推动教学改革的回归与深化。改革的着眼点应回归培养人这一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才能真正落实素养的生成。回归与深化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回归教学的基础性体认是教学改革回归与深化的前提。教学一直呈现着静态的、平面的、外在于人的局面,反思和祛除这种惯常思维,应回归对教学常识性理解,即对什么是教学、什么是好的教学的理解。教学是一个以知识为载体和手段,促进师生、生生、师生与知识互动的动态过程,教学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素养的内化培养,而不是只
  重塑教学目的论精神是教学改革回归与深化的核心。“教学一般目的是通过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影响全面地发展个性,教学特殊目的是以指导学生认识发展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的基本智力素质和相应的情意素质,指导他们能动地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15]教学的目的性在于充分实现学生主体的需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


  首先,以培养学生的认知发展为核心,统筹“知情意行”协调发展。以智力、能力衡量人素养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人基本认知的培养不能片面地
  其次,系统分析各素养之间的内在关系,厘清教学目的的实现路径。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根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的培养人的特征,其各素养之间应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培养人的什么素养、为什么要培养这些素养,分析这些素养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相互促进与共生、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实现教学的最终落地。澄清内核、外核素养的内在机理,使教学最终目的指向对学生素养的培养,以培养批判思维为核心的智力素养,实现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以激发兴趣、想象力、好奇心为核心的情意素养,实现学生热爱学习的目的。


  最后,教学目的的落脚点在于实现教学主体的需要,促进教学变革。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体现人性是教育目的的着力点,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中人的目的,应由外在转向内在,教育目的观建立在人性的有限性、生成性和共生性上[16]。教育应把素养关怀真正渗透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学自身的深入和发展。学生通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养基本认知能力及其相适应的情意素养,从自发走向自觉地学习,建立自我的学习观、认知观和价值观。西塞罗曾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意图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人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特征,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是必要的,但也不能由此失去了对兴趣、想象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目的应回归
  转变教学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是教学改革回归与深化的关键。“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在我国教学改革中屡见不鲜,主要原因在于习惯用旧观念来解决新问题。僵化的教学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不转变将很难达到改革的预期效果[18]。核心素养提出的真正内涵是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区别于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分低能及无情意”的个体。要真正深化教学改革就必须转变教学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即转变“知识本位”和更新教学观念。


  其一,由“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在方法论层面上,应拓展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探索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基本途径,以科学主义实现技术的发展,以人文关怀突破核心素养下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随着知识的激增,社会对人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单纯地以掌握知识的多少衡量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是不合理的,应重新思考知识与素养、素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怎样培养学生在知识上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如何让学生运用知识处理复杂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故此,教学应转变以知识为本的培养方式,扭转“功利导向”的怪圈,注重人的内在发展,在学生积极主动认知基础上,重视学生的自我需要,崇尚人性的自由发展,实现从对素养的
  其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着力转变教学方式。填鸭式、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在有些教师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要摆脱这种观念的羁绊,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在观念上,转变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会学”“爱学”的学习特质。在实践上,转变从“素养关怀”到“教学关怀”的教学思维,把课堂归还学生,不断创造原生态的教学环境,
  激发教师教学创造性是教学改革回归与深化的保障。教育的魅力是让每个老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教师的使命是对人一生负责任,在创造中寻找自身的魅力,才能体现教学的创造性。[19]


  一方面,教师应在教学中转变认知,深入理解教学品性。教师对教学品性的理解其一是
  另一方面,积极创造“体知”教学,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教师应走出“操作性”常规,破解“固守性”教学方式,不断创造体验式教学。如果只追求“操作性”教学,容易陷入“技巧”“兵法”的围场而失去教学的本真。教学是多样的、动态性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才能创造无限的可能。老子的“为学日益”主张,是一种促使人通过学习与修行,提升自我、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要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为学日益”的体验,突破以往灌输性的认知和能力。学生的自我完善并不仅仅靠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在于通过实践活动对某种人性特质的亲身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以他人为示范,形成改造自我的行动。[20]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造真实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在复杂多变的不确定的社会生存环境中学会学习、创造和发展,转变片面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学暂行规程(草案)[EB/OL].[-11-09][-09-21]
  [2]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谈“三维目标”教学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4-7.


  [3]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J].人民教育,(01):11-14.


  [4]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中国高教研究,(04):3-7.


  [5][14]孙凝翔,林子.“麻烦治理”与无声革命:素质教育再审视[J].文化纵横,(04):-.


  [6]李峻,我国高考*策变迁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4(01):11-13.


  [8]辛涛,姜宇,林崇德,师保国,刘霞.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06):3-7+28.


  [9]唐智松,徐竹君,杨士连.“核心素养”概念的混沌与厘定[J].课程教材教法,,38(08):-.


  [10][13]刘铁芳.从“素质关怀”到“教育关怀”——论素质教育的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2):98-.


  [11]朱立明,马云鹏.国内核心素养研究的进展与前瞻[J].中小学教材教学,(09):17-21.


  [12]胡定荣.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核心素养[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1-18[-10-07].
  [15]杨启亮.论普通学校的教学目的[J].教育理论与实践,(05):32-36.


  [16]张运红,冯增俊.中国教育目的观的转型[J].现代教育管理,(01):1-6.


  [17]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33(05):3-13.


  [18]闫守轩,郭超华.抓住核心了吗:“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37(04):-.


  [19]叶澜.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J].内蒙古教育,(10):7-11.


  [20]杨晓.孔子终身学习哲学的原点“体知”及其现代启示[J].教育科学,,26(04):90-96.


  [21]闫守轩,朱宁波.“过度教育”的表征、归因与救赎[J].中国教育学刊,(08):18-21.


  From"QualitiesConcern"to"TeachingConcern":


  OntheReturnandDeepeningoftheTeachingReform


  YanShouxuanZhangMingfang


  (InstituteofEducation,LiaoningNormalUniversity,LiaoningDalian,China)


  Abstract:Fromthereformofqualityeducationtothereformofbasiceducationcurriculuminthenewcentury,totheheateddiscussionofkey
  Keywords:qualitieseducation;key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素养关怀到教学关怀教学改革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