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认为,甘草可以调和诸药,能解百*。
甘草是应用率最高的一味中药
早在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甘草列为药之上乘,称其具有坚筋骨、长肌肉、增气力和解百*之功。
而明代名医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里记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解一千二百种草木*,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足见甘草自古就被赋予了极高的药中地位。
甘草能调和药性,解药*。热药用其解热,凉药用其除寒,还能补中益气。其中,甘草的解*功能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甘草解*的传说
相传我国古代河南禹州,一个贫穷人家的小郎中看到药铺掌柜脸色不好,劝其好好诊治,但是掌柜不听,第二天就一病不起,请了很多医生都没有办法。
束手无策时,掌柜请来了小郎中,小郎中号脉后开出单方:甘草克,水煎服。
第二天,甘草克,水煎服。第三天,克甘草水煎服。到了第四天,掌柜的病好了。
小郎中解释:药铺掌柜对每一味药都亲口尝一下,日久身染百药之*,因此必须重用甘草解药*才可以。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如果经常服药,可以每天用甘草3到5克泡水代茶饮。这对于缓解长期服药带来的伤害很有帮助。
郎中。有一天,这位郎中外出给一位乡民治病未归,家里又来了很多求医的人。郎中的妻子暗自琢磨:丈夫平常替人看病,不就是那些草药嘛,我何不替他包点草药把这些求医的人们打发呢?她忽然想起灶前烧火的地方有一大堆草棍子,拿起一根咬上一口,觉得还有点甜。
于是她就把这些小棍子切成小片,用小纸一包一包包好,又一一发给那些来看病的人,说:“这是我们家老头留下的药,你们拿回去用它煎水喝,喝完了就会好的。”那些早就等得着急了的病人们一听都很高兴,每人拿了一包药告辞致谢而去。
过了几天,好几个人拎了礼物来答谢草药郎中,说吃了他留下的药,病就好了,草药郎中愣住了。他妻子心中有数,悄悄地把他拉到一边,如此这般地小声对他说了一番话,他才恍然大悟。
他问妻子给的是什么药,他妻子拿来一根烧火的干草棍子说:“我给他们的就是这种干草”。草药郎中问那几个人原来得了什么病?他们回答,有的脾胃虚弱,有的咳嗽多痰,有的咽喉疼痛,有的中*肿胀。但在吃了“干草”之后,他们的病已经全部好了。
从那时起,草药郎中就把“干草”当作中药使用,用以治疗脾胃虚弱、腹痛便溏、咽喉肿痛和痈疽疮疡。不单如此,郎中又让它调和百药,每帖药都加一两钱进去,并正式把“干草”命名为“甘草”,从此,甘草就一直沿用下来了。
一碗解*汤,清除一身*
绿豆甘草汤
制作方法:绿豆克,生甘草10克,上两味加水适量,文火煎煮,任意饮用。
绿豆也解*:中医认为,绿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消暑利尿之功效。
历代中医文献记载与民间实际应用,总结绿豆的功用为:清热解暑,止渴利尿,消肿止痒,收敛生肌,明目退翳,解一切事物中*。
是药三分*,但对于很多中老年人来说,有些药不得不吃,所以日常生活中记得多吃些甘草来解解*。经常生病的朋友,或者老年人慢性病常年吃药的朋友,一定要来一碗解*汤,肝的解*功能加强后,再吃其它的药,药力吸收会更好!
甘草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甘草主产于内蒙、甘肃、新疆。
性味:甘、平,有特殊甜味。归心、肺、脾、胃经。
作用: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调和诸药。
使用注意
1、不宜与京大戟、海藻、芫花同用。
2、本品有助湿壅气之弊,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
3、大剂量久服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甘草如何服用
1、用于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甘草能益气复脉,主要用于心气不足而致脉结代,心动悸者。
2、脾气虚证。常与人参、白术、*芪等配伍。
3、咳喘。单用有效。可随证配伍用于寒热虚实多种咳喘,有痰无痰俱宜。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善于缓急止痛,常与白芍同用。
5、热*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
6、在许多方剂中发挥调和诸药的作用。
另外,甘草用蜜炙后药性变微温,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